甲狀腺功能亢進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致的一種常見內分泌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多食、消瘦、畏熱、多汗、心悸、激動等高代謝癥候群,神經和血管興奮增強,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大和突眼等的特征。本病多見與女性,進幾年兒童甲亢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起病緩慢,多在發病后半年到一年就診。典型病例常有以下表現:1、高代謝綜合癥。2、甲狀腺腫大。3、突眼癥。4、神經系統癥狀表現。5、心血管系統癥狀表現。6、內分泌系統的癥狀表現。7、消化系統癥狀表現。8、血液和造血系統癥狀表現。9、生殖系統癥狀表現。10、運動系統癥狀表現。11、皮膚及肢端癥狀表現。
喜涼怕熱:是甲狀腺素過多引起的代謝增高中的臨床表現。本病診斷并不困難,若臨床表現為心悸、自汗、食欲增加而體重減輕、情緒易激動、手抖、眼球突出及甲狀腺腫大,即可作出初步診斷。
畏寒:人見寒冷則感覺身體發涼,但多穿衣或在室內則不感覺冷,平素較正常人怕冷者即畏寒,是陽虛表現。
周期性畏寒發熱出汗熱退癥狀:典型的瘧疾癥狀,多呈周期性發作,表現為間歇性寒熱發作。一般在發作時先有明顯的寒戰,全身發抖,面色蒼白,口唇發紺,寒戰持續約10分鐘至2小時,接著體溫迅速上升,常達40℃或更高,面色潮紅,皮膚干熱,煩躁不安,高熱持續約2~6小時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體溫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經過一段間歇期后,又開始重復上述間歇性定時寒戰、高熱發作。
畏光,就是通常所說的“眩目”,或者說“伯光”,是由于眼部的感覺神經受到刺激后,引起的感覺異常,表現為對日常的光線感到很刺眼,嚴重的甚至不能睜眼,多見于角膜異物、角膜炎及角膜外傷,虹膜炎、結膜炎也可以引起畏光。值得注意的是當嬰幼兒出現畏光,要注意是否有先天性青光眼。此外,擴瞳也會引起畏光,待瞳孔縮小后就會好了。
甲亢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研究認為本病是在遺傳的基礎上,有應激因素的參與而發病,但遺傳的方式尚不能肯定。鑒此,目前尚未找到預防本病的有效藥物或其他方法。雖然對本病的發病機理了解的還不十分清楚,但對能誘發本病的各種應激因素則認識比較一致,因此,預防本病的發生,在現階段主要應從避免應激因素著手,以期預防本病的發生。常見的應激因素主要有:
(1)感染:包括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所致的某些疾病。
(2)長期的精神創傷或強烈的精神刺激,如憂慮、悲哀、驚恐、緊張等。
(3)少數病人的發病與過度疲勞、外傷、妊娠、攝入過多的含碘食物如:海帶、海魚、海蜇皮及含碘藥物如胺碘酮、復方碘液、碘化鋅、含碘中藥等有關。
人生活在大自然界之中,四時歲序的變遷,寒暑往來,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中的不良刺激因子時刻對人體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由于人的自我調控機能的不斷調控,因此大多數人是能夠健康生活的。但當人的調控機能失常,加之不良因素的刺激,將會導致本病的發生。
客觀地講,不良刺激因素是難以預料的,預防甲亢的發生難度也是很大的。但只要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恬淡虛無(無私寡欲、心情舒暢、精神愉快)、順應自然規律,加之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而且對預防甲亢的發生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