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主要發生在優勢肢體,也可以發生于雙側肢體開始是上肢的間隙性疼痛和麻木,播散到上臂前臂和手掌。在肩關節前屈、外展、外旋時癥狀加重一些病例有夜間疼痛史,大多數病例的癥狀在不知不覺中加重。外傷是常見原因。Johnson認為在腋后注射藥物可能造成腋神經損傷。Cormier和Redier各報道1例棒球投球手患本病,主要表現是進行性肩痛,疼痛不固定在肩前,其中1例向臂部和手部放射,患肢外展、外旋時癥狀均有加重
體征:神經學檢查常常無異常發現。三角肌可能有萎縮,其他肌肉均正常肩外展可能受限,或外展力量下降肩外側和臂外側感覺遲鈍或消失。從后方按壓四邊孔有一明顯的局限性壓痛區,壓痛區可能偏向該孔的外側將患肢置外展外旋位1min,可誘發出現癥狀。
肩部牽涉痛:因內臟疾病,引起肩部疼痛,或痛覺過敏,稱為牽涉痛。癥狀出現比較緩慢,鈍痛,或不適感,并不完全符合神經走向,區域模糊,痛感模糊。
頸肩痛:主要痛點在肩關節周圍,故稱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俗稱凝肩、漏肩風或凍結肩。起病多因肩關節周圍組織,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凍、外傷、感染所致。不少患者是由風濕病引起的。其主要癥狀為頸肩持續疼痛,患側上肢抬高、旋轉、前后擺動受限,遇風遇冷感覺有沉重隱痛。如不及時治療,拖延日久可使關節粘連,患側上肢變細,無力甚至形成廢用性萎縮。
肩部或肩胛區持續鈍痛和深部鉆刺樣不適感:是頸椎病所引起的癥狀之一?!☆i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并引起各種各樣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肩部活動受限:多見與肩關節周圍炎和肩關節脫位。
傷后急性期應予冰敷,肩關節多休息并減少活動量,病癥反復及傷情嚴重者須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