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臟腫大:因淤血,肝內血液量增加,肝臟的大小和重量增加。正常時在肋弓后緣觸不到的肝臟此時可觸摸到。
2.腹水增加:因肝臟淤血,門靜脈及匯入門靜脈的腸道、腸系膜、大網膜等處的靜脈發生淤血。另外肝細胞的病變使白蛋白的合成減少,血漿滲透壓降低。由于這些原因,使漏出性腹水增加。
3.嘔吐:肝腫大及腹水增加使胃受到壓迫,引起嘔吐。
4.淤血性心力衰竭時呈現的各種癥狀。
5.精神萎靡不振。
6.食欲減退。
7.消瘦。
【臨床病理】
1.肝血清酶活性升高:因淤血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使細胞中的GPT、GOT及精氨酸酶釋放到血中,血中這些酶的活性升高。
2.膽汁淤滯引起γ-GTP、ALP及膽紅素升高。以上兩種所見在其它肝臟疾病中也可出現,需要結合臨床癥狀進行鑒別。
肝腹水:肝硬化腹水俗稱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內有少量的游離腹水,一般為50毫升左右,起著維持臟器間潤滑作用,當腹腔內出現過多游離液體時,稱為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種慢性肝病。由大塊型、結節型、彌漫型的肝細胞性變,壞死、再生;再生、壞死,促使組織纖維增生和瘢痕的收縮,致使肝質變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減退引起門靜脈高壓,導致脾腫大,對蛋白質和維生素的不吸收而滲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癥。
肝被膜血腫破裂 :被膜下破裂,被膜下肝實質破裂,形成被膜下血腫是肝臟破裂的一種,肝臟破裂是指鈍器作用引起的肝臟破裂。由于外力直接作用于肝區,肝臟在前后腹壁與脊柱之間受擠壓,或人體在運動中因加速、減速牽引、扭轉都可使肝臟組織受到損傷。
肝脂肪變:細胞漿內出現的脂滴超過生理范圍,或正常不出現脂滴的細胞中出現脂滴,即稱為脂肪變。肝臟是脂肪酸代謝的主要器官,肝脂肪變較常見,嚴重時幾乎所有的肝細胞均發生脂肪變,肝臟腫大,可有輕度壓痛及肝功能異常,稱為脂肪肝。
1.對導致淤血的心臟病的治療。
2.肝腫瘤、膿腫、絳蟲及淋巴結腫大是淤血的原因時,應通過內外科手段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