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檢查肝臟時注意腹部情況,右上腹有無隆凸,淺靜脈有無怒張,叩診檢查肝上界應排除液氣胸或肺氣腫引起肝臟下移;②肝臟腫大程度:輕度肝腫大肝在肋下3cm以內;中度肝腫大肝在肋下3cm以上至臍;重度肝腫大肝超過臍水平;極重度肝腫大多已入骨盆,并橫過中線;③注意肝臟硬度,肝質地較軟者多見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細菌性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質地較硬者多見于肝硬化及肝癌;④注意肝臟有無結節、包塊、壞死后肝硬化或膽汁性肝硬化,肝癌患者可能觸及大小不等結節;先天性囊腫和膽道擴張,包蟲病可觸及囊性包塊及波動感;⑤肝臟及膽囊區有無壓痛及腹肌強直;⑥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常見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肝腫大。同時應注意全身淋巴結和脾臟有無腫大,以及有關伴隨癥狀(消瘦、黃疸、腹水、水腫等)。腹后壁脊肋角有無包塊。
在臨床判斷肝臟是否腫大時,應注意通過叩診幫助確定肝臟的上界和下緣位置,必要時可做B超檢查綜合判斷是否存在肝腫大。在臨床實踐中,常由于經驗不足而將患者腹壁組織或肝臟鄰近組織誤認為腫大的肝臟,應與以下情況相鑒別:
1、腹部肌肉發達的腹直肌腱及肥胖者的皮下脂肪結節,都可能被認為是肝下緣,鑒別要點是上述觸及的肌腱和脂肪結節不隨呼吸而上下移動.
2、膽囊腫大:梗阻性黃疸患者的肋F緣剛觸及球形有囊狀感的膽囊,如膽囊與周圍的大網膜、十二指腸有粘連,則界限不清,容易混淆,應做進一步檢查如B超、膽囊造影、cT或MRI予以區別。
3、右橫結腸:體格消瘦和腹壁松弛者,如果橫結腸脹氣或便秘時,常易和肝下緣混淆,注意排除上述因素后再行觸診予以鑒別。
1、接種乙肝疫苗
2、防止肝炎病毒通過血源傳播:不輸入未經嚴格檢驗血液和血制品;不去街頭撥牙、耳垂穿孔、紋身等。醫生、護士打針要一人一管一消毒。
3、防止性傳播。
4、防止生活接觸傳播:最好在集體聚餐實行分餐制,不要與他人共用牙刷、剃須刀、水杯等。平時注意個人衛生。
5、生活有規律,不過度勞累,不暴飲暴食,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