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炎癥:慢性盆腔炎癥是引起盆腔疼痛最常見的原因。大多數慢性炎癥都有急性炎癥史。多因感染較重,體質較弱,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而拖延變成慢性。常發生于產后,流產或人工流產,不潔性生活等后的感染,繼而由子宮、輸卵管內膜的局部炎癥擴散,經肌層而致使周圍結締組織或盆腔腹膜發生炎癥。急性期后,因盆腔引流不楊,腔隙較多,使炎癥滲出物潴積流溢,漫延至周圍組織,形成粘連,裹夾慢性病灶,待機復發;或穿出至鄰近器官形成腫漏。有時漏孔極小,時閉時開,致使炎癥長期反復發作,形成瘢痕,有的形成小膿腫和潰瘍,經久不愈。瘢痕粘連常致器官變位,如子宮后屈、固定,卵巢下垂又加重盆腔疼痛。由于血液循環障礙,盆內淤血,刺激盆腔神經而長期反復發生不同程度和性質的盆腔疼痛。此外,急、慢性宮頸炎所致的宮頸水腫,肥大,重度糜爛,宮頸外翻及多發性潴留性囊腫,亦是壓迫刺激盆腔神經叢,導致下腹墜痛和白帶過多的常見原因。
(2)盆腔創傷后:盆腔生殖器官手術或創傷后.分娩,尤其陰道難產后,發生的組織創傷,器官切除,器官變位等均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血液循環重新調整,創面修復,瘢痕軟化。當血液循環調整后,機體得以逐漸適應,癥狀乃漸消失而發生盆腔疼痛及墜脹。如子宮全切除,保留卵巢的病人,因卵巢固定后周圍組織發生輕度炎癥浸潤,使卵巢包膜增厚或纖維化,致排卵困難發生排卵期下腹劇痛,亦有因子宮韌帶縮短或固定而術后性交痛。
(3)盆腔瘀血:盆腔腹膜外滿布靜脈叢,以闊韌帶內與盆底最集中。盆腔位于腹腔最下部,最易受擠壓與墜積。因此靜脈瘀血機會較多,尤其婦女經孕產后,盆內組織松弛,更增加瘀血可能性。故盆腔靜脈瘀血多見于多次孕產,腫瘤壓迫,生殖器官下垂等。但尚有先天性靜脈發育不良所致盆腔瘀血,故初產婦亦可發生,盆腔靜脈曲張并不都有盆腔痛。臨床上常于婦科剖腹手術中發現闊韌帶,卵巢周圍有較大的靜脈曲張團。多數伴有生殖器下垂或盆底松弛,靜脈曲張淤血滯留較重,常發生墜痛并伴有腰骶部不適。如發生靜脈栓塞,潰瘍,破損出血則因刺激腹膜或形成血腫等則有明顯甚至急性患側下腹盆內疼痛。
(4)盆底松弛:盆底松弛常伴盆內器官下垂,如子宮后傾脫垂,膀胱或直腸膨出。多見于經產婦或有雙胎、巨大兒史或陰道難產史者或重體力勞動婦女。由于器官失去有力的支托,受腹壓影響而下垂。韌帶、筋膜受到牽拉,使盆腔及骶前神經叢被拽扯而發生下腹及骶背部疼痛。如伴有卵巢脫垂,則下腹兩側深處的卵巢周圍神經叢受拉扯而發生骨盆深處,后穹隆上方觸痛及牽扯痛。
(5)盆內病灶:盆內子宮內膜異位灶刺激,腫瘤壓迫或惡性腫瘤轉移灶等均可引起疼痛。
(6)性刺激失調:性刺激不平衡,如雌激素過多,孕酮不足亦可引起盆內疼痛。因雌激素過多常致組織水腫,血管、淋巴充盈而使盆內組織腫脹,壓迫周圍盆腔神經纖維發生墜脹性盆腔疼痛。多伴有經前緊張癥及醛固酮增多。
(7)非器質性盆腔痛:不明原因或非器質性盆腔痛是確實存在的。①與心理狀態有關。多見于敏感型婦女,性格內向或浮躁者。受某種精神影響而對生殖器官疾病有潛在顧慮;②盆腔內有隱性韌帶或筋膜或肌肉斯傷或斷裂。偶一觸及或受牽扯(如用力排便,咳嗽,嘔惡等腹壓增加時)即感盆腔內劇痛;③幻痛。盆腔生殖器官手術切除,計劃生育術后,常因思想顧慮而發生盆腔內疼痛。
此外,尚有其他愿意引起的盆腔疼痛,如青年婦女因作子宮附件切除術或老年絕經后因陰道萎縮,干燥,導致性交不適或干澀;會陰或陰道瘢痕攣縮引起的性交不適或干澀,均可引起盆腔內隱痛及腰骶部酸痛。
慢性盆腔疼痛應與盆腔癌性疼痛相鑒別。慢性不定位性疼痛還應考慮其他與婦科無關的疾病,如結核性腹膜炎、腸粘連、腸道蛔蟲癥和神經官能癥等疾病。
心理性慢性盆腔疼痛應與器質性下腹部疼痛相鑒別:器質性下腹部疼痛為銳痛、痙攣性、間歇性、可發生于任何時間、睡眠時可因疼痛而覺醒、沿神經分布途徑放射、有典型壓痛點、發展或很快好轉或更加劇烈、在手法檢查后產生或加劇、不受情緒影響。心理性盆腔痛為鈍痛、持續性發作、往往在覺醒后疼痛、遇有社會心理因素時發作、疼痛部位與神經分布不一致、無放射痛、呈轉移改變及彌漫性、長年累月維持同樣的疼痛、檢查后不會觸發或增加疼痛、處理人際關系不當時即會發生。
盆腔炎常分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如果急性期未能徹底治愈,可轉為慢性盆腔炎,所以,在急性期應積極徹底地治療,不應以癥狀暫時緩解作為治愈的標準同時,要配合生活調護及預防復發。
預防及調護
(1)杜絕各種感染途徑,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陰,做專人專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陰道內,也不可用熱水、肥皂等洗外陰。盆腔炎時白帶多,質粘稠,所以要勤換內褲,不穿緊身、化纖質地內褲。
(2)月經期、人流術后及上、取環等婦科手術后陰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那浴,要勤換衛生巾,因此時機體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而入,造成感染。
(3)被診為急性或亞急性盆腔炎患者,一定要遵醫囑積極配合治療?;颊咭灰P床休息或取半臥位,以利炎癥局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慢性盆腔炎患者也不要過勞累,做到勞逸結合,節制房事,以避免癥狀加重。
(4)發熱患者在退熱時一般汗出較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體的干燥,汗出給予更換衣褲,避免吹空調或直吹對流風。
(5)要注意觀察白帶的量、質、色、味。白帶量多、色黃質稠、有臭穢味者說明病情較重,如白帶由黃轉白(或淺黃),量由多變少,味趨于正常(微酸味)說病情有所好轉,
(6)急性或亞急性盆腔炎患者要保持大便通暢,并觀察大便的性狀。若見便帶膿或有里急后重感,要立即到醫院就診,以防盆腔膿腫潰破腸壁,造成急性腹炎。
(7)有些患者。因患有慢性盆腔炎,稍感不適,就自服抗生素,長期服用可出現.陰道內菌群紊亂,而引起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渣樣白帶,此時,應即到院就診,排除霉菌性陰道炎。
(8)盆腔炎病人要注意飲食調護;要加強營養。發熱期間宜食清淡易消化食,對高熱傷津的病人可給予梨汁或蘋果汁、西瓜汁等飲用,但不可冰鎮后飲用.白帶黃、量多、質稠的患者屬濕熱證,忌食煎烤油膩、辛辣之物。少腹冷痛、怕涼,腰疼的患者,屬寒凝氣滯型,則在飲食上可給予姜湯、紅糖水、桂元肉等溫熱性食物。心煩熱、腰痛者多屬腎陰虛,可食肉蛋類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補強壯。
(9)做好避孕工作,盡量減少人工流產術的創傷。手術中要嚴格無菌操作;免致病菌侵入。
(10)慢性盆腔炎、腹部包塊患者采用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效果甚好,它具活血化淤,軟堅散結,清熱解毒或暖宮散寒之功效。其方法為:
操作前準備:
?、賹⒁粍┲兴帩饧錶ooml備用;
?、谝淮涡暂斠浩鱨具,石臘油或潤滑油少許;
?、酃嗄c前要排空大、小便,以減輕腹壓及清潔腸道。
操作方法:
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后,取右側臥位,使臀部移近床沿,按靜脈輸液方法連接好輸液器,排出氣體,輸液器剪去針頭,末端涂上少量潤滑油,緩慢的從肛門插直腸lo一15cm,將藥液緩慢滴入。藥液溫度以39℃一41℃為宜,壓力要低,液面距門不得超過30cm,待灌完后,盡量臥床休息。
中藥保留灌腸法已在臨床使用多年,是一個比較好的給藥途徑,主要是通過腸的吸收,可利用腸壁的半透膜的滲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療作用,特別對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為顯著。而且,既可以在住院期間由護士操作,也在離院后,在家中自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