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導致眼球運動障礙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類:
1.動脈瘤 顱底動脈環或頸內動脈的動脈瘤,能引起動眼與和(或)展神經麻痹,海綿竇內的頸內動脈瘤可引起動眼、滑車、外展與三叉神經眼支麻痹,稱為海綿竇綜合征。大腦后動脈、小腦上動脈、后交通動脈的動脈瘤,都能導致動眼神經麻痹,但是一般不會單獨導致滑車神經麻痹。
其腦神經麻痹的產生機制可能是:①囊狀動脈瘤急性擴張,壓迫或牽拉神經;②靜脈淤血導致神經水腫;③出血導致蛛網膜粘連等原因。
2.感染 眶內或眶后的炎癥能引起眼球運動神經的麻痹而產生以下綜合征:
(1)顳骨巖尖綜合征:中耳炎與慢性乳突炎的患者,炎癥向顱內發展破壞顳骨巖尖時,能引起該綜合征。臨床上表現為雙眼內斜視,侵害半月神經節可導致面部麻木或疼痛。
(2)神經炎:對于患有鼻竇炎的患者,可出現動眼、滑車、展神經的麻痹。
(3)眶上裂綜合征與眶尖綜合征:垂體瘤、鼓膜炎、鼻竇炎患者,在疾病侵犯眶上裂與視神經孔時可出現動眼、滑車、展神經與三叉神經眼支的麻痹,即眶上裂綜合征,如果有視力障礙則稱為眶尖綜合征。
(4)海綿竇綜合征:鼻竇炎、面部感染、中耳炎、乳突炎、扁桃體周圍炎癥、眼眶膿腫患者,可繼發血栓性海綿竇炎或海綿竇血栓形成。
臨床上表現為:眶內組織、上下瞼水腫、球結膜水腫,眼球突出,向各個方向運動麻痹,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或額部疼痛、麻木,伴隨高熱與寒戰。雙側海綿竇由環竇相連,如果一側海綿竇血栓形成常在數天內可累及對側,出現雙側的癥狀,并能夠擴散到鄰近的組織導致腦膜炎、腦膿腫等疾病。
(5)其他感染:各種腦膜炎如結核性、化膿性、病毒性、真菌性腦膜炎,可影響動眼、滑車、展神經,使其麻痹;眼眶蜂窩織炎能引起眼肌麻痹;腦炎可引起核性眼肌麻痹;帶狀皰疹、水痘、腮腺炎也能引起眼肌麻痹。
3.頭顱外傷 眼眶骨折以及眶內出血,可導致眼外肌癱瘓,上、下斜肌最易受損;眶尖骨折能導致動眼、滑車、展神經麻痹以及三叉神經眼支受損,因為動眼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均嚴重受損,此時交感、副交感神經功能均出現障礙,可導致瞳孔大小正常,而對光反應消失。一側顱內血腫導致的天幕裂孔疝,出現同側動眼神經麻痹與對側偏癱;睫狀神經節損傷后導致眼內肌癱瘓。
4.顱腦腫瘤 顱內原發與繼發的腫瘤均能引起眼球運動的麻痹。原發于腦干的腫瘤是引起動眼、滑車、展神經麻痹的常見原因。中腦腫瘤容易引起動眼、滑車神經麻痹,腦橋腫瘤易引起展神經麻痹。大腦半球的腫瘤能因天幕裂孔疝導致同側動眼神經麻痹與對側偏癱,主要是由于疝入幕下的腫塊把腦干推向下方,牽拉動眼神經,也可能由于大腦后動脈、小腦上動脈伴隨腦干下移而壓迫動眼神經而致。展神經由于其在顱內的形成過長,最易被壓迫在顳骨巖尖上,或在其行程的任何部位被牽拉,而產生沒有定位價值的雙側展神經麻痹。垂體瘤、松果體瘤等都能因為腫瘤擴大引起動眼、滑車、展神經以及三叉神經麻痹。
5.腦動脈硬化性血管病 患有腦動脈硬化與高血壓的病人,常突然出現眼肌麻痹,可能由于腦干出血、蛛網膜下隙出血或供應神經干或者神經核的血管發生阻塞,還可以因為硬化的血管如大腦后動脈、小腦上動脈壓迫作用使動眼、滑車神經麻痹,內聽動脈與小腦前下動脈硬化引起展神經麻痹等。
6.重癥肌無力 重癥肌無力是眼肌麻痹的常見原因,延髓支配的各個肌肉或肢體的橫紋肌均可受累,但是眼外肌受累多見。
7.其他 如糖尿病性眼肌麻痹以動眼神經、展神經麻痹多見,由于縮瞳纖維位于動眼神經上方的周邊部,不容易受到缺血性損害,一般不會出現瞳孔改變,這與動脈瘤導致的動眼神經麻痹出現瞳孔散大不同;眼肌麻痹性偏頭痛,在發作時或發作后出現眼肌麻痹(動眼、展神經麻痹與復視);眼外肌營養不良癥也可出現雙眼眼瞼下垂,并逐漸發展成為所有眼外肌癱瘓。
(二)發病機制
目前暫無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