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有甲下型甲癬、真菌性白甲等,其癥狀主要如下:
甲下型甲癬,常以甲板兩側或末端開始,起初先有輕度甲溝炎,后來逐漸變成慢性或日趨消退。甲溝炎可引起甲面有凹點或溝紋,開始為小而清楚帶白色的斑點,持續不變或逐漸累及甲根。甲板被感染后,就可形成裂紋、變脆或增厚,變成棕色或黑色。在正常情況下甲床不參與甲板的角蛋白形成,僅在甲板下形成角蛋白。當甲床被真菌侵犯后,可刺激甲床形成軟而脆的角蛋白,這樣甲變松,角蛋白沉積致甲板明顯增厚。
真菌性白甲亦稱淺表性白色甲癬,初起為甲板表面發生一小的混濁區,開始常呈點狀,外形不規則,點的數目不定,起于甲面的中央近新月區、甲的游離緣或兩則皺襞??上蘧忠惶幓虿叭住<酌孑^軟,有時無任何癥狀,感染可持續多年。由石膏樣毛癬菌引起的甲癬較淺表,無甲溝炎,在甲床皺襞皮膚處可見脫屑,多數只波及甲的一部分,有時則也可侵犯全甲板。
由念珠菌引起的甲癬多合并有甲溝炎,初起于兩側皺襞,可有少量積膿,其上的皮膚變紅、腫脹、有壓痛。甲附近的皮膚呈暗色,高起,并與其下的甲床分離,最后整個甲板受累。指甲較趾甲更易受到感染。多見于家庭主婦、炊事員及經常接觸水的人。甲板不象毛癬菌感染那樣變軟,發黃霉菌等有時也可引起甲真菌病,在甲板下可有大量碎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