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是重慶市首批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經重慶市政府批準,由原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重慶市中山醫院合并組建,于2016年3月25日掛牌成立。2018年6月12日,在重慶市委市政府、市衛生健康委的支持下,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簽約共建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保留重慶市人民醫院編制),成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直屬附屬醫院。2018年11月18日,依托醫院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臨床醫學院。醫院是重慶市首家涉外醫院、重慶市干部保健醫院、重慶市廳局級領導干部定點體檢單位,曾多次圓滿完成國內外領導人、大型會議和賽事的醫療保健工作。
醫院學科門類齊全、優勢學科集聚。擁有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慶分中心、重慶市心肺血管疾病醫療研究所、重慶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重慶市骨傷骨病醫療中心、重慶市臨床檢驗中心、重慶市眼耳鼻咽喉科醫院、重慶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為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醫學學科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醫院現有臨床醫技科室56個,擁有1項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心血管外科),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過敏反應科),5個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心血管外科、骨科、老年病學科、耳鼻咽喉科學、醫學檢驗科),14個重慶市臨床重點專科(重癥醫學科、檢驗科、麻醉科、呼吸內科、骨科、老年病科、醫學影像科、神經外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腫瘤科),1個重慶市特色醫學專科(康復醫學科),4個臨床研究中心(心血管外科學、檢驗醫學、耳鼻咽喉學、老年疾病學),5個國家及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國家發改委血管植入物工程實驗室、腎臟病透析治療研究室、臨床檢驗質量控制研究室、結核基因診斷中心實驗室、神經變性病實驗室)。醫院形成了以心血管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骨科、肝膽胰腺外科、乳腺甲狀腺外科、老年病科、醫學檢驗科為主的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科群。
醫院高端人才匯集、專業實力雄厚。現有職工2500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100余人,雙聘院士1人,高級職稱近400人,博士70余人,擁有一批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重慶市突出貢獻專家、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以及博士、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是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臨床藥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藥物及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重慶市護士規范化培訓基地。
重慶市人民醫院三院院區前身是1929年創立的國民政府中央醫院,1939年遷至重慶。1945年在學田灣設立國民政府中央醫院城區門診部,1947年該門診部遷至現址,更名為國民政府中央醫院重慶城區分院,1950年后相繼整編為西南軍政委員會、西南行政委員會直屬醫院。1951年負責西南局機關干部醫療保健工作,1954年設置全市唯一一家地專級以上高級干部病房(直至20世紀80年代),1955年正式命名為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1985年成為重慶市唯一的副廳級醫院,1991年增掛重慶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1993年成為全市首批三級甲等醫院,1997年增掛重慶市臨床檢驗中心,2003年增掛重慶市眼耳鼻咽喉科醫院,2006年增掛重慶中俄友好醫院。
重慶市人民醫院中山院區前身是1935年創立的重慶義林醫院,位于重慶市渝中區中山一路。1950年命名為重慶市第二人民醫院。1961年按中央衛生工作會議決定進行學科調整,組建成全國唯一的外科醫院即重慶市外科醫院,同期建成中國第一個肝膽外科臨床科室。1995年增掛重慶市心肺血管疾病醫療研究中心,1996年增掛重慶市骨傷骨病醫療研究中心,2001年更名重慶市中山醫院。2012年與重慶市肺科醫院合并組建重慶市中山醫院。
重慶市人民醫院江北院區前身是重慶市肺科醫院,創建于1956年,以呼吸疾病尤其是結核病防治為主,是西南地區較大的治療各種肺部疾病和重慶市指定治療結核病專科醫院。醫院曾用名為重慶市江北干部療養院,后更名為重慶市第二結核病醫院,1984年被市政府正式定名為重慶市肺科醫院。1996年經市政府批準,增掛重慶市第十二人民醫院牌子。2012年與原重慶市中山醫院正式合并成立重慶市中山醫院。2019年12月27日,江北院區停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