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新疆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院(新疆骨科醫院),即原新疆建工醫院始建于1957年,地處烏魯木齊天山區五星路與紅山路交匯處。歷經幾代人艱苦創業,開拓奮進,醫院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社會(區)服務于一體、具有鮮明骨科特色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現為新疆醫科大學第六臨床醫學院。醫院共有29個臨床科室,創傷骨科、關節外科、關節鏡外科、骨病矯形外科、脊柱外科在全疆及西北具有鮮明特色,另有凸顯特色的泌尿外科、普外科、胸外科、整形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婦科、產科,消化綜合內鏡科技術在全疆領先,設備屬西北一流;內科科室齊全,現有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風濕免疫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內分泌科、中醫科、兒科、急診科、重癥醫學科、感染科、康復科等,此外還有14個醫技科室、18個職能科室、9個教研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脊柱外科研究所”設在我院。
目前醫院擁有德國西門子公司制造的1.5T核磁共振(MR)、直接數字化X射線攝影系統(DR)、六排全身螺旋式CT,美國GE骨密度儀,奧林巴斯全套消化道、呼吸道電子鏡,婦產科腹腔鏡、宮腔鏡、大型呼吸機、西北地區第一臺全自動內鏡清洗消毒機,大型全自動高檔生化分析儀,高檔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德國U100激光碎石機,英國“佳樂”等離子電切系統,各類進口先進電子軟硬鏡,樞法模錐間盤鏡,美國戴安利關節鏡,德國西門子大型C臂等80余臺10萬元以上的醫療設備,8間國際層流式潔凈手術室。
醫院現有正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共90人,中級技術職稱216人,博士、碩士共33人,教授、副教授8名,講師27名,高校教師145名,占地面積47860平方米,門診住院大樓建筑面積31000平方米,大樓各項醫療設施配置、服務功能齊全,開放病床520張,(按發展規劃床位將增達800-1000張,)年出院病人2萬余人次,年門診病人15萬余人次,住院手術6500余臺,醫院還擬建建筑面積達50000余平方米的新門診住院綜合大樓。
近年來,醫院大膽改革,開拓進取,發展突飛猛進,已形成以骨科、脊柱外科、綜合內鏡科為重點學科,以泌尿外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為支撐學科,普外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婦科、產科等科室共同發展的醫療格局。目前,骨科已開展近3000例人工關節置換術,脊柱外科積累了近7000例脊柱脊髓疾病的治療經驗,開創的“分叉鉤棍頭盆環技術治療重度脊柱側彎”術解決了脊柱畸形矯正困難和療效不佳的世界性難題,“全脊柱截骨術”榮獲北京國際博覽會銅獎,研制發明的田氏骨刀在國內外廣泛應用。醫院成功舉辦七次全國性骨科脊柱外科學術會議,為社會培養了許多醫學人才。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弘前大學醫學部、北海道大學醫學部都曾先后組團前來我院開展學術交流。在全力打造醫療特色的同時,醫院積極轉變觀念,發揮公立醫院的公益化職能,倡導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服務,不斷延伸服務內涵,成立服務支持中心,實現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全方位主動服務。
醫院實施科技興院和人才發展戰略,開展多層次、寬范圍的學術交流,為形成人才群體創造條件。醫院與內地多家醫院建立技術協作關系。近年來相繼開展新技術、新項目30余項,獲自治區及廳、局級科技成果10余項,在國家級、省級以上核心刊物發表論文580余篇,編寫專著10余部,獲得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3項、科技支疆項目科研基金3項,區級高技術研究項目1項,科研能力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在新醫改全面開展的新形勢下,我院將努力打造特色服務,提升服務質量,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為各族人民的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