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一般治療
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藥物。為著患者生命著想,醫學界積極尋找各種可行手段。現階段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載量;獲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維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HIV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本病的治療強調綜合治療,包括:一般治療、抗病毒治療、恢復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療及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的治療。
1.一般治療
根據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傳播特點,一般的接觸是不會傳染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因此,對HIV感染者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均無須隔離治療。對無癥狀HIV感染者,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應進行病原治療,并密切監測病情的變化。對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前期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應根據病情臥床休息,給予高熱量、多維生素飲食。不能進食者,應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加強支持療法,包括輸血及營養支持療法,維持水及電解質平衡。
艾滋病藥物治療
1.抗病毒藥物治療
抗病毒治療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治療的關鍵。隨著HIV蛋白酶抑制劑的出現,乃出現高效抗反轉錄病毒聯合療法(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療效,顯著改善了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使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治療前進了一大步。
(1)主要的抗病毒藥物:
目前已獲批準進入市場的抗HIV的抗病毒藥物已有16種,主要有三大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和蛋白酶抑制劑。下面就常用的品種作簡要介紹。
①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
(nucleosidereversetranscriptaseinhibitors,NRTIs):此類藥物能選擇性與HIV反轉錄酶結合,并摻入延長的DNA鏈中,使DNA鏈延長中止,從而抑制HIV的復制和轉錄。此類藥物包括:
A.齊多夫定(zidovudine,ZDV,AZT):與其他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聯合使用。在體外對逆轉病毒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高度活性。在受病毒感染的細胞內被細胞胸苷激酶磷酸化為三磷酸齊多夫定,后者能選擇性抑制HIV逆轉酶,導致HIV鏈合成終止從而阻止HIV復制。常用劑量200mg,3次/d,或300mg,2次/d。主要不良反應是骨髓抑制,引起貧血或粒細胞減少。其他副作用有肌炎、頭痛、惡心、嘔吐等。此藥已有國產。
B.二脫氧胞苷(雙脫氧胞苷,ddc):0.75mg,3次/d。主要用于不能耐受AZT治療的艾滋病及艾滋相關綜合征(ARC)患者,經本品治療后,可降低血清P24抗原水平并使CD4 T細胞增高。與AZT合用對HIV有相加或協同作用,并可阻止耐藥病毒株的出現及減少毒性反應。適用于成人和兒童的艾滋病和艾滋病相關綜合征。主要副作用有周圍神經炎及胃炎等,但無骨髓抑制作用。目前較少應用。
C.地丹諾辛(雙脫氧肌苷,ddi):200mg,2次/d。體重60kg以下者,125mg,2次/d。主要副作用有周圍神經炎及胰腺炎等,可有惡心、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也無骨髓抑制作用。國內有散劑生產。
D.司坦夫定(stavudine,D4T):司他夫定是胸苷核苷類似物,可抑制HIV病毒在人體細胞內的復制。司他夫定通過細胞激酶磷酸化,形成司他夫定的三磷酸鹽而發揮抗病毒活性。30~40mg,2次/d。不良反應較少,部分患者可有周圍神經炎。有國產。
E.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拉米夫定三磷酸鹽不干擾正常細胞脫氧核苷的代謝,它對哺乳動物DNA聚合酶α和&BEta;的抑制作用微弱,對哺乳動物細胞DNA含量幾乎無影響。拉米夫定對線粒體的結構、DNA含量及功能無明顯的毒性。150mg/d,2次/d。該藥耐受性好,無明顯不良反應。國內有供應。
F.阿巴卡韋(ABacavir,ABC):治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成人,禁用于晚期腎病、肝損害患者;中性粒細胞數<0.75x109/L,或血紅蛋白<7.5g/dL的病人。成人300mg,2次/d。
G.齊多夫定/拉米夫定(雙肽芝):為ZDV與3TC的合劑,每片含ZDV300mg,3TC150mg,1片/次,2次/d。
H.三協唯(trizivir):為ZDV,3TC與abc的合劑。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頭痛、皮疹、發熱、不適、疲勞、中性粒細胞和白細胞減少。
②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
(non- nucleosidereversetranscriptaseinhibitors,NNRTIs):是一類強力抗HIV藥物,能在納摩濃度下抑制 HIV的復制。此類藥物能選擇性作用于HIV反轉錄酶的某個位點,使其失去活性或活性下降,從而抑制HIV復制。但此類藥物易產生耐藥株。主要制劑有以下 幾種:
A.奈韋拉平(nevirapine):維樂命(奈韋拉平片)與其它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合用治療HIV-1感染。對于分娩時未使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孕婦,單用本藥即可預防HIV-1的母嬰傳播。200mg/d,連用14天;以后200mg,2次/d。副作用可見皮疹、肝功能損害等。目前有國產藥。
B.洛韋胺(羅韋拉得):300mg/d。副作用有惡心、嘔吐、頭痛、乏力等。
C.地拉韋定(delavirdine):400mg,2次/d。副作用可見皮疹、頭痛等。
D.依法韋倫(efavirenz):600mg/d。副作用有惡心、嘔吐等。
③蛋白酶抑制劑
(proteaseinhibitor,PI):HIV-1蛋白酶是一個對稱的二聚體,在該酶的催化下,HIV有兩種蛋白前體裂解為成熟蛋白,所以此酶對病毒的復制非常重要。蛋白酶抑制劑能通過抑制蛋白酶即阻斷HIV復制和成熟過程中所必需的蛋白質合成,從而抑制HIV的復制。此類制劑包括:
A.沙奎那韋(saquinavir):高 效高選擇性的HIV蛋白酶抑制劑。本品作用于HIV繁殖的后期,本品與HIV蛋白酶的激活點結合,使之失去結合和水解斷裂多肽的功能。本品抑制HIV蛋白 酶與其它抗HIV病毒藥如疊氮胸苷,抑制HIV逆轉錄酶的作用靶酶系不同,無交叉耐藥病毒產生。600mg,2次/d或3次/d。副作用可有惡心、嘔吐、 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亦可見頭痛,轉氨酶升高等。
B.茚地那韋(indinavir):(HIV蛋白酶抑制劑,和其他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聯合使用。800mg,3次/d。副作用有惡心、嘔吐、頭痛、乏力、眩暈、皮疹等,并可致非結合膽紅素升高、血小板減少、腎結石、血糖升高及脂肪重新分布等,為防止腎結石形成,服藥時應鼓勵患者多飲水。此藥國內有供應。
C.奈非那韋(nelfinavir):750mg,3次/d。副作用有腹瀉、高血糖等。
D.利托那韋(ritonavir):HIV- 1和HIV-2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口服有效抑制劑,阻斷該酶促使產生形態學上成熟HIV顆粒所需的聚蛋白,使HIV顆粒因而保持在未成熟的狀態,從而減慢 HIV在細胞中的蔓延,以防止新一輪感染的發生和延遲疾病的發展。本品對齊多夫定敏感的和齊多夫定與沙喹那韋耐藥的HIV株一般均有效。 300~600mg,2次/d。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瀉、乏力、感覺異常、肝功能不良、甘油三酯升高、尿酸增加、血糖升高等。
缺點:上 述三類藥物多數都有不良反應,單用很難有效抑制病毒的復制,且易產生耐藥。因此,強調聯合用藥。聯合用藥的方案很多,目前多以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加兩種 NRTI制劑,或兩種蛋白酶抑制劑加一兩種NRTI制劑,常見的聯合方案有:沙奎那韋ZDV3TC;或奈非那韋D4Tddi;或茚地那韋ZDVddi;或 利托那韋ZDVddc;或沙奎那韋利托那韋D4T3TC。使用這些聯合方案治療,能同時抑制HIV復制過程的多個環節,可高效抑制HIV復制,最大限度降 低耐藥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存活率,顯著降低母嬰垂直傳播的危險性等。
關于抗病毒治療的時機HAART聯合方案應用所取得的療效,重新喚起人們戰勝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信心。一度使許多醫師認為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但是隨著應用時間的延長,人們發現盡管聯合治療能夠抑制血液中的病毒載量到測不到的水平,但是要清除淋巴細 胞、巨噬細胞和神經組織內藏匿的病毒并不容易,可能要治療幾十年甚至終身服藥。然而,服藥期間,除了消化道反應和骨髓抑制等常見副作用以外,這些藥物引起 的其他嚴重的毒副作用,患者的依從性、順應性比較差,加以HIV的抗藥性越來越大,抗藥性毒株的傳播越來越嚴重等等,迫使醫師慎重考慮治療時機。
目前主張:
①已發展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期者,無論CD4及病毒載量的值高低如何,都應進行治療;
②無癥狀者的CD4<200×106/L,雖然病毒載量測不出也應治療;
③CD4細胞>200×106/L,但<350×106/L,病毒載量不高,患者無癥狀,此時的治療仍有爭論;
④無癥狀者的CD4>350×106/L,病毒載量>55000拷貝數,目前大多主張治療;
⑤無癥狀者的CD4>350×106/L,病毒載量<55000拷貝數,現大多主張繼續監控CD4量;
⑥間斷治療。認為利用服藥間歇期反彈的病毒刺激機體的免疫反應,使之保持高水平的應答,可發揮抗病毒藥和免疫反應兩方面抗病毒作用;同時,可減少用藥量、降低治療費用和抗藥性。但也有不同意見。對此,仍有待于進一步探索㈩;
⑦簡單化療法,包括延長服藥時間,以及減少藥物劑量和種類,以提高藥物的依順性和患者的耐受性。
(2)新的抗病毒藥物
除上述三類藥物以外,目前有些針對新的作用靶點的藥物正在研究中:
①整合酶抑制劑:
阻斷病毒DNA整合進入宿主細胞染色體。Merck公司研究的一種整合酶抑制劑,能阻斷HIV基因整合進入宿主淋巴細胞染色體,與現有的藥物沒有交叉抗藥性,動物實驗顯示用藥后CD4細胞計數有所上升,病毒載量顯著下降,對抗藥性病毒有抑制作用,而且沒有明顯的毒副作用。
②輔助受體阻斷劑:
ScheringPlough公司研發了兩種CCR5的拮抗劑,體外實驗顯示能夠封閉CCR5輔助受體。Progeris制藥公司研制的兩種輔助受體抑制劑,都能夠顯著降低病毒載量。
③封閉病毒蛋白:
gp120或gp41阻斷HIV與靶細胞的結合和病毒包膜與靶細胞膜融合。TrimerisInc公司研制的病毒融合抑制劑,能夠封閉病毒gp41蛋白,阻斷病毒與細胞膜的融合。這種藥物對野毒株和抗藥性毒株均有抑制作用。可作用于CCR5嗜性和CXCR4嗜性的病毒株。
(3)其他抗病毒藥物:
如膦甲酸鈉、干擾素α及阿昔洛韋等均未能證實有長期抑制HIV的復制作用。
2.免疫調節治療
主要是應用免疫增強劑,希望能部分恢復患者的免疫功能。常用的有下列幾種。
(1)胸腺素(thymosin):
細胞免疫增強劑,適用于免疫缺陷及免疫功能失調所致的病毒性及腫瘤性疾病。副作用少而輕,偶見一過性頭暈、胸悶等可自行消退。10~20mg/次,肌內或皮下注射,隔日1次。
(2)香菇多糖(lentinan):
能興奮體液及細胞免疫,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無明顯毒副作用。3~5片/次,2次/d,3個月一療程,并同時服用一般劑量的維生素類藥物。
(3)阿地白介素(IL-2):
能增強T淋巴細胞及自然殺傷細胞(NK)的活性,及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活性的作用,具有興奮細胞免疫和抗病毒作用。副作用有發熱、寒戰、厭食及疲勞感。15m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3~4周為一療程。
過去認為應用免疫興奮劑,可增強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但目前有人認為T細胞的激活能觸發細胞內HIV的復制。因而應用與否尚無定論。
艾滋病其他療法
機會性感染及腫瘤的治療
及時診斷機會性感染及腫瘤,盡早給予有效的治療,可明顯改善預后,延長患者的生命。
可用噴他脒(pentamidine),本品抑制DNA及RNA合成,同時抑制氧化磷酸化過程,從而使病原體不能生存,對卡氏肺孢菌有直接殺滅作用。副作用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胸痛以 及局部反應等。4mg/(kg·d),靜脈滴注或肌內注射,2周為一療程。或甲氧芐啶(TMP)15mg /(kg·d),加磺胺甲噁唑75mg/(kg·d),分次口服或靜脈注射,2~3周為一療程。或乙胺嘧啶 (pyrimethamine)25mg/d口服,加磺胺嘧啶4g/d,同時服堿性藥物,連服1個月為一療程。有效者于2~4天內體溫下降,X線表現亦隨 之改善。對已患過卡氏肺孢菌肺炎的患者,應進行第二階段抗蟲預防。噴他脒氣霧劑300mg,1次/月,噴霧由呼吸道吸入。最近發現氨苯砜(DDS)有很強 的抗卡氏肺胞菌作用,與甲氧芐啶(TMP)聯合應用,可提高療效。氨苯砜(DDS)100mg/d甲氧芐啶(TMP)20mg /(kg·d),分4次口服,2~3周為一療程,療效與復方磺胺甲噁唑相似。
(2)巨細胞病毒感染:
治療及預防復發或復燃,目前推薦更昔洛韋(ganciclovir)或膦甲酸鈉,也可用阿糖腺苷(vidarabine)。
(3)隱球菌、假絲酵母菌(念珠菌)及皮膚癬菌感染:
治療及預防復發或復燃,可用酮康唑(ketoconazole)。本品具有抗白假絲酵母菌、類球孢子菌及皮膚癬菌等細菌的活性作用,能治療淺部及深部真菌感染。偶有輕微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皮疹、瘙癢、頭痛等,但有肝臟毒性作用,應予注意。200mg/d,飯前服用。也可用氟康唑(fluconazole)等其他抗真菌藥。如隱球菌腦膜炎,首選兩性霉素B。本品口服不易吸收,須靜脈滴注。小劑量(0.1mg/kg)開始,以后每次增加5~10mg,達30~40mg/d后維持,療程3個月。
(4)隱孢子蟲感染:
治療及預防復發或復燃,可用復方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Compound,SMZ-TMP),本品能抑制核酸合成,從而抑制細菌的繁殖。不良反應主要是腎損害、過敏反應及對造血系統的損害等。0.5g~1.0g/次,2次/d。或乙胺嘧啶,本藥能抑制核酸合成,使隱孢子蟲的繁殖受到抑制。優點是毒性較ZDV低,大劑量時可能引起造血功能障礙及消化道癥狀,停藥后可恢復。本品口服吸收良好,50mg~100mg/次,2次/周。
(5)鳥分枝桿菌感染:
可用克林霉素(500mg,3次/d)、阿奇霉素(500mg/d)、乙胺丁醇[15mg/(kg·d)]等,也可用異煙肼、利福平、鏈霉素等。
(6)弓形蟲感染:
可 用克林霉素,500mg,3次/d或4次/d。副作用少見,偶有過敏反應發生。或乙胺嘧啶第1天口服75mg,以后25mg/d,連服1個月。或磺胺甲噁 唑/甲氧芐啶(復方磺胺甲噁唑)1.0~1.5g/d,連服1~3個月。或螺旋霉素1g,3次/d或4次/d,10~14天為一療程。
首選阿昔洛韋,亦可用阿糖腺苷或膦甲酸鈉等。
(8)卡波齊肉瘤:
可用多柔比星(阿霉素),本品能抑制DNA合成,對多種癌腫及惡性淋巴瘤有抑制作用。20~25mg/(m2·d),用生理鹽水或5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濃度不應超過5mg/m1)靜脈注射,連續用3天,隔3周重復。可同時連用干擾素,效果較好。亦可應用其他抗腫瘤藥物,如長春新堿等。
艾滋病病情險惡,死亡率高。不少病人在確診前即已死亡。我國獸醫病毒學家在20多年前研制預防馬傳染性貧血的疫苗可能為艾滋病疫苗的開發提供新思路。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不安全的行為是艾滋病專家對我們的忠告。
艾滋病辨證論治
中醫認為,本病是在沒有防護措施下進行性交后,感受疫毒邪氣,其多屬濕熱穢濁毒氣,迅速傳內惡化,損傷氣血臟腑。主要表現為正氣虛,以腎氣虧虛為主,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下導致疾病的發生。
1.正氣不足
疫毒內侵,本虛標實,以正氣不足為焦點。
2.正虛毒盛
由性行為途徑,感染疫毒疫毒通過精竅或皮毛粘膜內侵,由氣伏營入血或直入血分,累及臟腑。正虛毒盛,陰陽失調,臟氣衰敗。
3.濕熱疫毒
傷氣伏營入血在正氣不足,衛外抗邪不力之時,疫毒邪氣乘虛而入,首傷人之氣分,迅而內伏營分,此時毒力不盛,正氣尚可,病情一般不重,若疫毒邪氣內伏營分,可耗傷營陰或壅遏營血。如疫毒太盛,可耗血動血,或毒火攻心,心神被擾。
4.正不勝邪
內臟虛衰正氣虛弱,疫毒內侵,更傷氣血致使內臟虛衰,氣血津液虧耗。最終導致五臟衰敗。
5.臟氣不調
內生痰濁瘀血疫毒內傷,臟腑氣血虧虛,功能失調,常致痰濁內聚,瘀血內停,產生惡核、瘰疬、癥積等。最后,五臟虛極、氣血津液耗竭,陰陽不能維系,則陰陽離絕而死亡。
本病的治療應扶正為主,調動機體抗病能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尤其是調補脾、腎、肺三臟更具有重要意義。但又要抑制或消除致病因子、排除病理產物。治療原則是:辨證論治和辨病論治相結合。
艾滋病中醫驗方
l.六味地黃丸
滋陰補腎,補益肝脾,為“三陰并治之劑”,5-10g,每日2-3次,具有增強T細胞功能,誘生α-干擾素,清除病毒的功能,用于腎陰不足證。
2.右歸丸
溫補腎陽,5-10g,每日2-3次,研究認為可使胸腺及脾臟的淋巴細胞增加,用于腎陽不足證。
3.四君子湯
甘溫益氣,健脾養胃,常規煎服,研究證明可增加胸腺及外周血T細胞、用于脾胃氣虛證。
4.補中益氣湯(丸)
補中氣,解虛熱,能提高免疫細胞功能,增加T細胞數量,抗病毒,誘生干擾素,有扶正祛邪作用。常規內服,用于中氣不足證。
5.十全大補膏
每日2-3次,每次15ml,功效溫補氣血,適用于艾滋病氣血兩虧,見有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貧血、失眠等。
6.人參健脾丸
每日3次,每次5g,功效補氣健脾滲濕,適用于艾滋病脾胃虛弱,見有面色萎黃、神疲乏力、食少腹脹、消化不良、貧血等。
7.冰硼散
冰片、硼砂,吹敷患處,每次少許,每日數次,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于艾滋病各期見有粘膜潰瘍者等。
8.黃芪、黨參、五味子、甘草、茯苓、陳皮、當歸、地黃、枸杞子、菟絲子、麥冬、女貞子、靈芝、刺五加等。適量,水煎服,具有健脾益氣,調補肝腎,平衡陰陽,扶正解毒,增強免疫功能,可配合應用于艾滋病各期。
艾滋病其他
【針灸】
1.針對本病衛氣虛,為固益衛氣可選足三里、合谷、曲池、列缺、大椎等穴。根據陰虛、血虛、血滯等證型與涉及各臟腑經絡見 證多少辨證選穴,肺見證為主者取中府、列缺、太淵、肺俞;脾胃見證為主者取太白、三陰交、足三里、脾俞、胃俞;心見證為主取神門、內關;腎見證為主者取腎 俞、太溪;肝見證為主者取太沖、血海、肝俞。本病虛損見證突出,手法宜用補法為主,留針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20分鐘。
2.耳針交感、神門、肺、肝、腎,留針時間不宜過長(20分鐘以內),補法為主,每周2次。此外,尚可結合氣功等綜合治療。
【氣功】
艾滋病病人可根據自己的體力和精神情況,選擇1-2種功法鍛煉。適合艾滋病患者功法,一般要求以坐式或臥式為主,體力允許可采取站式以靜功為主,或兼以動功,如瑜珈功、太極拳、內養功等。目的是達到調整情緒、增強身體抵抗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