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性葡萄膜炎一般治療
一、治療:
1.青霉素是治療梅毒及梅毒性葡萄膜炎的主要藥物。用藥宜早、劑量宜足。對于一期、二期及早期潛伏梅毒(感染1年之內的潛伏期梅毒)可給予普魯卡因青霉素G 80萬U,肌內注射,1次/d,連續10~15天;或給予芐星青霉素G 240萬U肌內注射,每周1次,連續3周;對于四期梅毒及晚期潛伏梅毒(感染超過1年的潛伏期梅毒),可給予普魯卡因青霉素G 80萬U肌內注射,1次/d,連用3周,或給予芐星青霉素G 240萬U肌內注射,每周1次,連續3周;對于梅毒性葡萄膜炎和神經梅毒,則給予青霉素G 1800萬~2400萬U/d靜脈滴注,連用10~14天。為了加強療效,可聯合芐星青霉素G 240萬U肌內注射,每周1次,連用3周。
2.青霉素過敏者可給予四環素或紅霉素0.5g口服,4次/d,或給予多西環素100mg口服,2次/d。
3.對于有前葡萄膜炎的患者,應給予糖皮質激素滴眼劑點眼,點眼頻度則宜根據炎癥的嚴重程度而定。還應給予睫狀肌麻痹藥和非甾體消炎藥滴眼劑點眼治療。
二、預后:
早期診斷、及時正確治療可使患者獲得徹底治愈,但四期梅毒出現骨關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受累者,預后較差;葡萄膜炎在有效治療后,多數患者視力預后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