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結締組織炎一般治療
一、盆腔結締組織炎西醫治療
1.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的治療
需積極徹底治療,不使病原體潛伏于體內應用抗生素治療也可能取得一定的療效,它與物理治療合用效果較好,但抗生素不能長期使用。
(1)抗生素治療:
可用廣譜抗生素如青霉素、頭孢菌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霉素等)林可霉素、克林發素、多西環素(強力霉素)及甲硝唑等。待抗菌敏感試驗得出后,改用敏感的抗生素。
(2)手術治療:
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輕癥者一般不作手術治療,以免炎癥擴散或出血,但有些情況需作以下處理。
①宮腔內殘留組織伴陰道出血時,首先應積極消炎,如無效或出血較多時,在用藥控制感染的同時,用卵圓鉗小心慎重的清除宮腔的內容物,而避免做刮宮術。
②子宮穿孔時如無腸管損傷及內出血,可不必剖腹修補。
③宮腔積膿時,應擴張宮口使膿液引流通暢。
④已形成膿腫者根據膿腫的部位采取切開排膿手術。如系接近腹股溝韌帶的膿腫,應等待膿腫擴大后再作切開,如膿腫位于陰道一側則應自陰道作切開,盡量靠近中線,以免損傷輸尿管或子宮動脈。
2.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的治療
如有并發慢性宮頸炎,也應一并治療。
1)慢性宮頸炎的治療:
包括物理治療如超短波、激光、微波、中波直流電離子透入紫外線等。
2)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
也可用物理治療,以減輕疼痛。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經治療后癥狀可減輕,但也易復發,如月經期后、性交后以及過分體力勞動后,因此須對患者作好宣傳解釋工作,使患者心平氣和的接受治療。
盆腔結締組織炎辨證論治
二、盆腔結締組織炎中醫治療
一)中藥偏方(中藥灌腸法)
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1、藥量:
紅藤30克,敗醬草30克,蒲公英30克,鴨跖草30克,紫花地 丁30克,金銀花30克,桃仁15克。
2、用法:
將以上藥物加水熬煎二道取濃汁,然后將一二遍藥液混合 濃煎為100毫升,過濾后加0.25毫克普魯卡因(亦可加鏈霉素0.5- l克)。保持藥溫在30-36℃之間,作保留灌腸。每日1次,排空后灌腸,30分鐘內灌完,保留4-6小時,10次為1個療程。
3、藥效:
本方具有活血清熱、化瘀解毒的功效。
二)外敷療法
(一)藥方一:
1、藥量:
大楓子仁25克,木鱉子仁20克,銅綠15克,白礬20克。
2、用法:
將以上各味去雜,挑撿干凈,用絞磨機磨成細粒,再共研細末,加入大棗(去核)50克,凡士林運量,共同攪拌成泥骨,敷于腹部患處。
3、藥效:
本驗方具有軟化吸收功效,有利于炎癥物質的吸收和消減。
(二)藥方二:
1、藥量:
大青鹽500克。
2、用法:
用鐵鍋將大青鹽炒熱至發燙(大約40-50℃),裝入紗布包,放置于下腹部,每次熱敷30分鐘,敷時溫度降低可反復加熱。每日l-2次。
3、藥效:本方具有溫經散寒、消滯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