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膽型肝炎一般治療
淤膽型肝炎西醫治療
1.治療:
淤膽型肝炎治療的基本原則與普通肝炎相似,但是以消退黃疸為主要目的。
A) 熊去氧膽酸(UDCA):
減輕病人乏力、腹瀉、瘙癢等癥狀,可保持細胞膜穩定性,減輕肝細胞炎癥,改善肝功,增加毛細膽管碳酸鹽分泌,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汁流量,促進黃疸消退。每天500mg,分次口服,無明顯毒副反應。最近有人提出UDCA可作為IFN治療慢性丙肝的附加治療藥物。
B)苯巴比妥:
為酶誘導劑,可誘導產生Y蛋白,增強其活性,促進膽紅素由非結合性向結合性的轉化,提高肝細胞滑面內質網的酶活力和毛細膽管膜上Na -K -ATP酶的活力,促進膽汁酸分泌,增加膽汁流量,從而利膽退黃。每天90~180mg,分次服用。本藥對肝臟有一定損害,肝功改變明顯者應慎用,有乏力、困倦、皮疹等副反應,應注意觀察。
C)腎上腺皮質激素:
具有非特異性消炎作用,能增加膽汁流量,促進膽汁排泄,從而具有退黃作用。用法為潑尼松龍每天40mg,經5~7天后逐漸減量停藥,療程1個月左右。應密切注意不良反應的發生,謹慎使用。
2.預后:
病程雖長,但預后良好,多數病人可逐漸自愈,很少轉為慢性。有一部分重癥淤膽型肝炎,特別是慢性重癥淤膽型肝炎,若黃疸持續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可發展為膽汁性肝硬化,或者發生肝細胞液化性和凝固性壞死,而演變為亞急性或慢性重型肝炎,導致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