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周圍癌一般治療
一、肛門周圍癌西醫治療
1、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方法按腫瘤部位、括約肌有無侵犯及腹股溝有無淋巴結轉移而定。
2、局部切除
齒線下肛周癌,未超過肛周1/3,又未侵犯括約肌,多可行廣泛性局部切除。如腫瘤直徑小于2cm,活動度好,低度惡化者,因肛周癌很少向直腸旁及腸系膜下血管旁淋巴結轉移,至少要環形切除腫瘤邊緣外2.5cm皮膚,必要時切除一部分肌肉,皮膚不能縫合應行植皮術,預后多較好,多能生存5 年以上。局部切除術時用高頻電刀,可獲得一個無腫瘤細胞的邊緣。
3、放射療法
根據病人的全身情況及癌腫的局部情況,可使用X線體外放療、鐳放療、60鈷放療、電子加速器放療。亦可配合手術,術前應用放療可提高切除率,術后應用放療可減少復發。
4、化學療法
爭光霉素對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均有療效。爭光霉素15~30mg,溶于生理鹽水,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總量300~450ml為一療程。
二、預后
肛周癌分化較好,角化多,惡性低,轉移少見,手術后預后良好。
肛門周圍癌辨證論治
二、中醫療方
1)濕熱內蘊
證候:粘液膿血便、便頻、里急后重,或腹瀉、便秘交替,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祛瘀。
主方:白頭翁湯加減。
用法:
加減:若膿血便甚者加炒檳榔15g,地榆炭12g;若大便秘結者加大黃3g,麻仁15
g,枳殼10g。
2)氣結血瘀
證候:肛門墜脹,大便艱難,少腹脹痛,小便不利,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祛瘀。
主方:白頭翁湯加減。
用法:
加減:若膿血便甚者加炒檳榔15g,地榆炭12g;若大便秘結者加大黃3g,麻仁15
g,枳殼10g。
3)氣血衰敗
證候:日久肌膚消瘦,面色無華,爪甲枯槁,短氣乏力,納呆食少,舌淡無苔,脈沉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
主方:八珍湯加減。
用法:
加減:若納呆食少、舌淡無苔者,加砂仁3g,石斛12g,麥冬12g;若乏力氣短甚者
,加黃芪15g,黃精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