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關節結核一般治療
一、治療
由于肘關節位置表淺,容易顯露,在抗結核藥物的配合下,手術治療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多數病人都可保留接近正常的關節功能。
1.單純滑膜結核
關節內可注射抗結核藥物。局部可用三角巾固定患肘于屈肘90°旋轉中立位。腫脹和疼痛明顯者,用石膏托做間斷固定。每天取下石膏托1~2次將患肢進行適當活動后再用石膏托固定。經過治療如病變逐漸吸收而痊愈,并能保留接近正常的關節功能。如不見好轉,或反而加重,應及時作滑膜切除術。
肘關節滑膜切除術可采用后方途徑或外側入路。前者較常用,除切除滑膜外,也用作病灶清除和肘關節切除。該途徑的優點是顯露較充分;缺點是必須游離尺神經,切斷肱三頭肌腱,對關節的穩定性破壞較大。外側途徑的優點是不需游離尺神經,不需切斷肱三頭肌腱,對關節穩定性破壞較小,缺點是顯露不夠充分。
(1)經肘關節后側途徑:
在肘關節的后方做“S”切口。肱三頭肌腱做舌狀向下翻轉。在肘關節水平,向肱骨內、外上髁切開,將伸、屈肌總腱分別自肱骨內、外上髁切下,并在關節囊外剝離,顯露肘關節的內、外側副韌帶,環狀韌帶及關節囊。屈肘90°切斷內、外側副韌帶,環狀韌帶、關節囊及滑膜,進入肘關節。
將肱尺、肱橈和上尺橈關節后方增厚的滑膜組織切除,并刮除軟骨面邊緣的肉芽組織。進一步屈肘至120°以上,顯露并切除肘關節前方的滑膜組織。
沖洗并放入抗結核藥物后,將切斷的側副韌帶、環狀韌帶、關節囊和肱三頭肌腱縫合。術后用石膏托固定肘關節于90°位,2周拆線,改用三角巾懸吊。3周后開始功能鍛煉。
(2)經肘關節外側途徑:
做肘關節外側切口。在切口上部將肱橈肌、橈側腕長伸肌和伸肌總腱自肱骨外上髁嵴和外上髁前骨膜下剝離,向前方牽開。在切口下部,將尺側腕伸肌向前剝離,再將旋后肌的起點自尺骨上端,肱骨外上髁、外側副韌帶和環狀韌帶剝下,并向前方牽開。在肘關節囊前方和后方作鈍性剝離,切開前、后關節囊,外側副韌帶和環狀韌帶,從而進入肘關節。切除前方及后方滑膜。
2.單純骨結核
沒有明顯死骨的中心型和邊緣型結核,尚無侵入關節趨勢的可先采用非手術治療。如治療不見好轉或反有加重者,應及時采用手術療法。對于有明顯死骨或病變有侵入關節趨勢的都應及時進行病灶清除。
手術治療根據病灶的部位采用不同的切口。鷹嘴結核可用鷹嘴后方直切口,切開骨膜后,用圓鑿開窗,就能充分顯示骨病灶。病灶靠近肱三頭肌腱抵止部的,可將該腱縱行劈開,但應避免將該腱完全游離或切斷。將死骨和其他病變組織切除干凈。軟骨面破壞者,將鷹嘴切除,切除的最大限度多接近與冠狀突關節面相平。沖洗、放抗結核藥并將創口縫合。術后處理同滑膜切除術。
肱骨內、外髁結核可在上臂下部內側或外側作直切口,充分顯露病灶,徹底將病變切除。肱骨外髁結核較內髁多見,關節面破壞者,外髁小頭可全部切除。術后處理同前。
3.早期全關節結核
病變如仍在進展,只要沒有手術禁忌證,都應及時作病灶切除術。采用后方途徑,也可用外側途徑。切除肥厚水腫的滑膜組織,再將骨病灶刮除干凈,對破壞的軟骨應切除到正常骨質。肱骨外髁小頭及尺骨鷹嘴關節面破壞者,可以切除,只要滑車關節面及冠狀突鷹嘴部分關節面完好,即可保存該關節。術后處理同滑膜切除術。
4.晚期全關節結核
只要沒有手術禁忌證都應采用手術療法。
(1)病灶清除和叉狀切除術:
對多數成年人是一種比較合適的治療方法。對于12歲以下的兒童,因恐傷及骨骺板而引起發育障礙,一般不作切除術。叉狀切除是陳景云改進的,與一般肘關節切除不同之處是保留肱骨內、外髁和部分鷹嘴,術后肘關節的穩定性較好。手術途徑一般采用后方切口,進入肘關節后方,清除病灶,然后將橈骨頭切除,保留橈骨粗隆,以免影響肱二頭肌的附著。尺骨上端切除應注意保留喙突和部分鷹嘴,以免影響肱前肌和肱三頭肌的附著。最后將肱骨小頭和滑車切除,保留肱骨內、外上髁,使切除后的肱骨下端呈叉狀。沖洗,放入抗結核藥物,用兩枚克氏針經鷹嘴向肱骨下端插入,針尾留在皮外,使骨端間保留1~1.5cm的間隙。術后用石膏托固定3周,然后拆線,拔針,練習肘關節功能。開始主動屈肘活動,不練時用三角巾懸吊。
(2)肘關節成形術:
對結核病已痊愈,肘關節已強直并在90°~100°功能位置者,一般不需再作手術;但具有下列條件的可考慮作肘關節成形術;青壯年患者肘強直不在功能位要求作活動關節,術后能堅持鍛煉,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肌力較好,局部皮膚條件具備者。
肘關節成形術的操作法與切除術相類似。將強直關節鑿開,切除橈骨頭,將肱骨下端和尺骨上端修成所需形狀,取闊筋膜包繞肱骨下端及襯于鷹嘴內面。術中用克氏針內固定,術后處理同肘關節切除術,只是術后更需加強功能鍛煉。其活動范圍并不比叉狀切除者為佳,而疼痛僵硬的機會反而多于后者。
肘關節結核是否選用人工關節置換術?作者認為肘關節叉狀切除的方法簡便易行,又不置入異物,術后功能恢復較好,不失為較佳手術;而對作人工關節置換術則應慎重。
肘關節切除、成形術,滑膜切除術及尺骨鷹嘴和肱骨內、外髁骨結核的局部病灶切除術等,只要術后能堅持肘關節功能鍛煉,都能使肘關節恢復較好的功能,根據觀察,隨著術后時間的延長,功能會越來越好。
5.病灶清除和關節融合術
對于某些必須參加重體力勞動的成年病人,為了恢復肘關節的穩定性和力量,肘關節病灶清除和關節融合術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手術。
手術途徑一般采用后切口。病灶清除后,切除橈骨頭,切除殘留的軟骨面,將肱骨與尺骨鷹嘴粗糙面對合,肘關節置于90°位。為了促進關節骨性融合,可加植骨。為了保持對位,可用螺絲釘或交叉克氏針做內固定。異物的使用應慎重,以免因病變復發導致竇道形成。
二、預后
肘關節結核治療后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晚期全關節結核治愈可導致關節強直,可行肘關節成形術,可獲得肘關節活動度但力量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