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膀胱炎一般治療
一 、治療
臥床休息,多飲水,避免刺激性食物,熱水坐浴或恥骨上熱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癥狀。口服碳酸氫鈉或枸櫞酸鉀堿性藥物堿化尿液,減少對尿路的刺激。黃酮哌酯鹽(泌尿靈)、顛茄、阿托品,可解除膀胱痙攣。
根據致病菌屬,選用合適的抗菌藥物。在藥敏結果之前,可選用復方磺胺甲噁唑、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藥物。經治療后,病情一般可迅速好轉,尿中膿細胞消失,細胞培養轉陰。應盡量采用短程的3天療法,避免不必要的長期用藥,以免產生耐藥性或增加副作用,但要加強預防復發的措施。若癥狀不消失,尿膿細胞繼續存在,培養仍為陽性,應考慮細菌耐藥和有感染誘因,要及時調整更合適的抗菌藥物,延長應用時間以期達到徹底治愈。
絕經期后婦女經常會發生尿路感染,并易重新感染。雌激素的缺乏引起陰道內乳酸桿菌減少和致病菌的繁殖增加是感染的重要因素。雌激素替代療法以維持正常的陰道內環境,增加乳酸桿菌并清除致病菌,可減少尿路感染的發生。
二、預后
急性膀胱炎經及時而適當治療后,都能迅速治愈。對慢性膀胱炎,如能清除原發病灶,解除梗阻,并對癥治療,大多數病例能獲得痊愈,但需要較長時間。
急性膀胱炎辨證論治
中醫治療:
膀胱被細菌侵犯而產生急性炎癥,細菌感染導致膀胱排尿異常,膀胱頸部以下的尿路梗阻引起排尿障礙,失去尿液的沖洗作用,產生剩余尿,而剩余尿則成為細茵生長的良好培養基。細菌持續滋生繁殖,在剩余尿的培養下始終對膀胱產生病理性刺激而導致膀胱炎。同時由于免疫力低下導致的上行性感染以及膀胱周邊組織細菌感染引發的排尿異常一樣導致膀胱內剩余尿增加,而成為膀胱炎反復發作和感染不易治愈的原因。
引起膀胱炎的細菌多為革蘭陰性桿茵,大腸桿菌占多數,那么只有吞噬細菌能力強的藥物才能真正達到治療膀胱炎的目的。抗生素對于細菌的吞噬作用是不容質疑的,它能夠快速達到治標的目的。但是抗生素治療膀胱炎只是通過消除細菌,利尿作用卻很差。對于膀胱炎患者來講,抗生素的更大弊病在于它對腎臟的損傷。臨床證實,氨基糖甙類、頭孢類抗生素,利尿劑和造影劑是主要的腎毒性藥物。 抗生素傷腎排第一。中藥利尿消炎丸中含有廣譜抗菌、散瘀止痛、消炎抑菌,吞噬病菌等有效中藥成分。通過血液循環直接膀胱感染部位和周邊組織器官,對致病菌有顯著的直接殺滅作用;破血散瘀功效能改善病灶周圍血液循環,有利于大量吞噬細胞及抗菌成分進入膀胱及周邊組織病灶部位發揮作用,促進藥物的吸收。臨床證實,中藥利尿消炎丸對于膀胱炎主要致病菌大腸桿菌的轉陰率達到93.4%,對于其他病菌的轉陰率也達到了治愈的目的,能有效控制細菌繁殖,殺滅感染細菌,祛除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