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肺炎一般治療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西醫治療
目前尚無針對SARS-CoV的藥物,臨床治療主要根據病情采取綜合性措施,應全面密切觀察病情,監測癥狀、體溫、脈搏、呼吸頻率、血象、SpO2或動脈血氣分析,定期復查胸片(早期不超過3天),以及心、肝、腎功能和水電解質平衡等。患者均應嚴格隔離,并注意消毒和防護措施。
1.對癥支持治療
(1)臥床休息
避免用力活動。
(2)發熱
超過38℃者可作物理降溫(冰敷、酒精擦浴)或解熱鎮痛藥(兒童忌用阿司匹林)。
(3)鎮咳祛痰藥
用于劇咳或咳痰者,如復方甘草合劑,鹽酸氨溴索等。
(4)氧療
有氣促癥狀盡早作氧療,可作持續鼻導管或面罩吸氧,以緩解缺氧。
(5)營養支持治療
由于能量消耗及進食困難,患者常有營養缺乏,影響恢復,應注意足夠的營養支持和補充,可經腸內或全腸外營養給予,如鼻飼或靜脈途徑。總熱量供應可按每天每公斤實際體重83.7~104.6kJ(20~25kcal/kg)計算,或按代謝能耗公式計算[代謝消耗量(HEE)=基礎能量消耗(BEE)×1.26],營養物質的分配一般為糖40%,脂肪30%,蛋白質30%。氨基酸攝入量以每天每公斤體重1.0g為基礎,并注意補充脂溶性和水溶性維生素。患者出現ARDS時,應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結合血流動力學監測,合理輸液,嚴格控制補液量(25m1/kg體重),要求液體出入量呈輕度負平衡,補液以晶體液為主。
(6)心理治療
患者因受單獨隔離,且病情重,常易出現孤獨感和焦慮、恐慌等心理障礙,煩躁不安或情緒低落,需要熱情關注,并有針對性進行心理疏導治療。
2.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治療早期應用有利于減輕肺部免疫性損傷,減輕低氧血癥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發生和發展,并可預防和減輕肺纖維化的形成,大部分患者用藥后改善中毒癥狀,緩解高熱,但是大量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可能削弱機體免疫力,促進病毒增生繁殖,以及引起三重感染(細菌和真菌),因此激素的合理應用值得進一步探討。
(1)指征
①有嚴重中毒癥狀,高熱3天持續不退;
②48h內肺部陰影進展超過50%;
③出現ALI或ARDS。
(2)用法和劑量:
一般成人劑量相當于甲潑尼龍80~320mg/d靜脈滴注,危重病例劑量可增至500~1000mg/d,靜脈滴注,體溫恢復正常后,即應根據病情逐漸減量和停用。以避免和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如消化道出血、電解質紊亂、繼發感染等。采用半衰期短的糖皮質激素如甲潑尼龍較為安全有效。
3.抗病毒藥
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報道不一,利巴韋林和干擾素的應用報道較多。
4.機械通氣治療
機械通氣治療是對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宜掌握指征及早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