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骨髓炎一般治療
一、治療
1.急性期 應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治療。已形成頭皮下或骨膜膿腫則應早期拆除傷口縫線或切開引流,并注意傷口深處有無污物,同時將已失去活力和血供的游離感染之骨片取出。
2.慢性期 行手術清創,切除竇道,刮盡感染性肉芽組織,摘除死骨,咬除炎性骨質,直至正常顱骨為止,術中以抗生素溶液沖洗。縫合頭皮傷口或大部縫合,皮下引流,術后抗生素治療,直至傷口愈合。若合并硬膜下膿腫應同時引流處理。
3.手術方法 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施術,以病灶為中心或通過竇道做直線形或“S”形切口,將頭皮自炎變的顱骨上翻開,清除感染性肉芽和死骨,在病變區鉆骨行病骨切除,感染的顱骨由于板障血管已有血栓形成,一般均較少出血,其破壞區骨質多疏松易碎,而周邊則厚實堅硬。所有病骨均應全部切除,直到露出正常顱骨板障時為止,硬腦膜外的炎性肉芽及膿液亦應搔刮干凈,一般以顯露正常硬腦膜0.5~1.0cm為度,但切勿穿破硬腦膜。創面用含慶大霉素1500U/ml的溶液徹底沖洗,然后全層間斷縫合頭皮,皮下置橡皮引流24h。遇有急性感染時,切口可松松縫合,并放置橡皮引流管,以備術后引流、給藥及沖洗。
二、預后
經抗感染和手術治療后,本病一般預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