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特點:發病隱匿。
1、初期:
全身癥狀:出現低熱,易疲勞、食欲減退和體重減輕。
病變處多為不劇烈疼痛,嬰幼兒可因疼痛而常常夜間啼哭。
關節功能障礙和肌肉萎縮多不明顯。
2、后期:
關節功能受限,可出現關節強直或發生固定性畸形。
病灶附近或遠隔部位出現寒性膿腫,膿腫破潰后有米湯樣膿液、干酪樣物質及細碎的死骨流出。
可發現膝、踝、肘及腕關節處腫脹和壓痛,但肩、髖和脊柱等處不容易發現。
二、診斷
1、詢問結核病接觸史。
2、癥狀診斷。
3、進行結核菌素試驗。
4、X線檢查。
三、病理變化
基本病變有局部干酪樣壞死、結核性肉芽腫形成以及由此造成骨組織、關節軟骨和滑膜組織的繼發破壞。
分類:骨結核、滑膜結核和全關節結核。
1、骨結核
好發部位:椎體結核,其次為手、足骨和尺橈骨。
骨結核的病理改變在松質骨和密質骨有所不同。
(1)松質骨結核:
中央性:以浸潤及壞死為主,壞死骨游離后形成死骨。
邊緣性:僅形成局限性骨皮質缺損。
(2)密質骨結核
多開始于髓腔,以溶骨性破壞為主,多無死骨。但膿液沿福克曼管匯集到骨膜下,可刺激骨膜增殖,形成蔥皮樣骨膜反應。
2、關節滑膜結核
出現滑膜充血、水腫、滲出和炎細胞浸潤,稍遲則出現滑膜增生肥厚。
3、全關節結核
構成關節的3種組織,即關節軟骨、骨端松質骨(兒童即骨骺)和滑膜均被累及的病理狀態。
好發部位:膝、髖和肘關節。
血源性軟骨結核、骨端松質骨和滑膜同時患病較少見,早期多是單純性骨端結核或滑膜結核。
滑膜結核的肉芽組織之后侵入關節軟骨的上、下方,造成破壞并累及和破壞骨端松質骨,或者骨端松質骨結核的膿液穿破關節軟骨進入關節腔,并感染滑膜組織,導致全關節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