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根據臨床癥狀出現的早晚分為新生兒型(又稱先天性致死型(congenital lethal hypophosphatasia))、嬰兒型、兒童型和青少年型(hypophosphatasia tarda)。但上述各型并無截然分界,常常是病情修復和好轉過程的延續表現。
新生兒型于出生后即出現顱骨軟化、肢體短粗、彎曲畸形及骨折,常伴有肢體表面皮膚的環形深凹切跡,有些病例可見藍色鞏膜(鞏膜外觀呈均勻的亮藍色或藍灰色,而角膜緣外稍顯淡白色)、驚厥、青紫等癥狀,嚴重者出生時即為死胎,因胸廓軟弱無力和呼吸困難易致死亡。
嬰兒型常于生后1~6個月發病,表現為體重不增,生長緩慢及頭圍增長亦緩慢,顱骨軟化、顱縫增寬、囟門突出、頭皮靜脈怒張、胸廓畸形和四肢彎曲。當高鈣血癥和腎功能損傷時,可出現厭食,嘔吐、便秘、發熱、多飲多尿,肌張力低下、驚厥,蛋白尿或膿尿。有些患兒可見皮膚色素沉著。
當病變自然好轉,延續到2歲以后,可見兒童型癥狀,如走路較晚、步態不穩、肢體疼痛、彎曲畸形,牙齒發育不良等。齲齒和乳牙早脫亦屬常見。因顱縫早閉,常發生繼發性顱壓增高或神經系統癥狀。發病年齡越大,臨床癥狀越不典型,病變亦較輕。個別患兒僅表現為乳牙早脫、骨骼病變不明顯。
成人型常只感覺到骨疼的癥狀,容易骨折以及小兒時期病變所遺留的輕重不等的骨畸形。少數病人在關節、肌腱和椎間韌帶周圍發生鈣化。
臨床表現特點,血、尿生化檢查和X線照片,是診斷本癥的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