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直視手術所致神經疾病癥狀診斷
一、癥狀
1.神經系統的損害可累及各個水平,
但以大腦損害最為多見(79%),依次為小腦、腦干及脊髓。周圍神經損害,如臂叢或尺神經損害等應考慮在手術時,該神經因被拉扯或壓迫所致。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可呈彌散性或局灶性。癥狀嚴重者在手術過程中即發生昏迷,并且出現的神經癥候,一直持續到死亡;輕者癥狀持續幾天而消失,但也可留有長期后遺癥。常見的癥狀有昏迷,精神錯亂、譫妄、智力障礙、失語、不同程度的偏癱、四肢癱、中樞性面癱、感覺障礙、視力障礙、象限性偏盲、病理反射陽性。少見者為瞳孔不等大、眼球震顫、復視、三叉神經障礙及出現吸吮反射等。有時癥狀出現在手術幾天之后,如在冠狀動脈搭橋術后2~3天。
Sotaniemi報道,100例心瓣膜置換術后引起腦損害的37例,其中偏癱24例,屬大腦半球損害所致者22例,脊髓損害所致者2例,屬右半球損害者16例,左半球損害者6例。這種右半球易受損的現象早在Javid等(1969)的報道中即曾提到。Sotaniemi認為和在體外循環過程中,兩側半球對受損后出現癥候的閾值不同有關。曾有作者注意到應用心肺機行心內直視手術,可導致顱內大出血,且多在術后幾小時至幾天之內即出現典型顱內血腫(硬膜外、硬膜下及腦內)的占位性臨床表現,如逐漸昏迷、抽搐、一側瞳孔大及對側偏癱等腦疝的征候。
2.心臟移植發生的神經系統損害,臨床表現輕重不同 大致分為3類:
(1)腦血管性:可因腦部血栓形成,栓塞、缺血缺氧、腦內出血、排異反應,心力衰竭、腎功衰竭、敗血癥等出現頭痛、精神行為異常、短暫性失語、抽搐發作及不同程度的偏癱甚至昏迷。
(2)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多因應用免疫抑制劑導致機會性腦部感染如曲霉菌、念珠菌、隱球菌、弓形蟲、巨細胞病毒、皰疹性病毒以及細菌性感染引起的腦膜腦炎。
(3)免疫抑制劑引起的損害: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引起的情緒欣快、激動、類固醇性肌病等。自從采用環孢素(cyclosporine)以來,一般應用激素的劑量已降低,使上述癥狀也減少,但環孢素除對腎及肝臟有毒性作用外,還具有一定的神經毒作用,可以引起感覺異常、視幻覺、肢體震顫、抽搐發作、白質腦病、小腦性共濟失調、脊髓病、括約肌障礙及軸突性及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此外,有少數患者因持久的排異反應而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導致腫瘤特別是淋巴瘤的發生。
二、診斷
這三類損害可程度不同的表現在同一患者,故應仔細觀察,以便弄清癥狀發生的確切原因。
根據神經系統的癥狀系發生在心臟直視手術的過程中或手術之后,故診斷為手術引起的并發癥并不困難,但分析引起神經系統受損的原因常非易事,這是由于導致損害的因素多系綜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