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膜性腸炎預防
㈠嚴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
防止濫用。對抗生素的預防性應用,尤應從嚴掌握。
㈡氯林可霉素為有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厭氧脆弱類桿菌的藥物
但對上述細菌感染時,除非其他藥物無效或沒有條件應用外,一般不宜使用氯林可霉素和林可霉素。氨芐青霉素也易衣發偽膜性腸炎。臨床使用時應予以注意。
㈢臨床工作者
要嚴重觀察使用抗生素的并發癥,及早識別和確診,以免延誤治療。患者出現腹瀉,應及時停藥進行糞便檢查,必要時重復乙狀結腸鏡檢查,尤其對臨床疑為偽膜性結腸炎患者或腸道大手術后有不能解釋的發熱患者。
㈣Bartlet認為
擬采用氯林可霉素或林可霉素治療的患者,可口服方古霉素,以防止偽膜性腸炎的發生。
大多數患者治療后可獲病痊愈。輕癥患者,有的可以自愈。極個別患者經治療有好轉,但可再度發生腹瀉。重癥者尤其是高齡腸手術后患者,死亡率可達50%~70%。近年來由于及時診斷和治療,死亡率已降到30%以下。
本病預后往往相當嚴重,臨床工作中應盡可能防止本病的發生。首先應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濫用抗生素減少假膜性腸炎的發病率,尤其是廣譜抗生素的使用要有明確的目的,在取得預期的療效之后應及時停藥。對老年體弱手術者,尤其是進行腹腔和盆腔大手術后,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癥病人應盡量避免使用易于誘發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的抗生素。對必須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要加強警惕,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減少發生嚴重的假膜性腸炎。
要經常向醫務人員介紹有關假膜性腸炎的發病動態,防止耐藥菌株的滋長。外源性難辨梭狀芽孢桿菌可能是醫院內的交叉感染,有人從醫院的地板、盥洗室的用具,以及護理假膜性腸炎病人的工作人員的手和糞便中檢出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或其芽孢。所以對假膜性腸炎病例要采取必要的隔離措施和環境消毒,防止通過房間、皮膚、醫療器械造成難辨性梭狀芽孢桿菌的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