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查
1、腹部檢查
母體腹部2/3被胎兒肢體占據,胎背偏母體的側后方,胎心音不論枕左后或枕右后均在母體右下腹聽得,但枕右后位時較響亮,因胎兒左側胸廓貼近母體前腹壁。下腹部恥骨聯合上觸及的不是胎兒圓而硬的顱頂骨,而是胎兒頦部,根據胎兒頦的位置決定枕左后或枕右后位,在母體腹部右下方觸及胎兒頦部為枕左后位,左下方觸及胎兒頦部為枕右后位。
2、肛查
肛查盆腔后部空虛,胎頭矢狀縫位于骨盆斜徑或前后徑上,枕后位胎頭后囟位于骨盆后方,前囟位于骨盆前方,觸及前囟在骨盆右前方,后囟(枕部)在骨盆左后方則為枕左后位,反之為枕右后位。
3、肛查與腹部檢查聯合應用
產程早期,宮頸口僅擴張3~5cm時,胎頭水腫尚不明顯時,可通過肛門指檢了解胎頭矢狀縫。凡矢狀縫在骨盆左斜徑上,恥骨聯合右上方捫及胎兒頦,則可疑診枕左后位;矢狀縫在骨盆右斜徑上,恥聯左上方捫及頦,則可疑診枕右后方。
4、陰道檢查
是確診枕后位必要的手段。做一個合格的產科醫師,陰道檢查確定胎方位的準確率應達80%~90%。當產程進展異常,宮頸口擴張達到3cm或3cm以上,即可將兩指伸入子宮腔,確定胎頭方位,當宮頸口近開全或開全以后不久胎頭變形與胎頭水腫均不明顯時檢查,準確率可達90%。
二、輔助檢查
可以明確診斷,及時處理,無須反復肛查和陰道檢查。
1、超聲顯像檢查
必要時可以結合B超檢查,利用超聲影像了解胎頭顏面及枕部位置,了解胎頭方位變化情況,準確率可達90%以上,及時進行處理,不需反復做陰道檢查。
2、X線診斷
軸位片的胎頭乳突開口方向(指向枕骨)向后,側位片的胎兒脊柱在母體后方接近母體脊柱,均說明胎兒為枕后位。再根據前后片,胎兒脊柱在母體左側或右側,決定是枕左后位還是枕右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