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出血檢查
1、血液檢查
與GU出血相關的血液檢查,包括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容、網織紅細胞計數、出血和凝血時間。
2.大便潛血檢查。
對出血病因及出血部位診斷有困難的患者,可選用下列方法以協助診斷:
3.纖維胃鏡檢查
纖維胃鏡列為上消化道出血檢查的首選。實踐證明,這一檢查方法對胃潰瘍出血的診斷有90%以上的準確率。
檢查的時間應在出血后6~12h內進行,如果患者一般情況許可,檢查時間越早越好。如檢查時間超過12h,則可因出血停止,黏膜愈合不易被發現,同時由于胃內有血塊凝集,雖經冰鹽水沖洗,亦不易去除,影響檢查結果。
對某些術前難以確診而手術探查又難以發現病變的胃潰瘍大出血患者,可在術中應用纖維胃鏡檢查。即經胃造口,首先吸凈胃內的血液,然后放入經浸泡消毒的纖維胃鏡,縮緊造口部,逐段進行檢查,常可發現術前檢查不易發現的病變。
4.選擇性動脈造影
對診斷胃潰瘍出血部位有較高的準確性,出血速度在0.5~2ml/min即可顯示出來。當纖維胃鏡檢查不能明確指出出血部位時,血管造影常可顯示出血之部位與范圍。如血管造影顯示為胃左動脈分布區的多數小出血點,可采用經胃左動脈灌注血管收縮劑進行止血;而當證實為一大的血管出血時,則應早期手術治療。
5.鋇餐檢查
急性出血的鋇餐檢查常因凝血塊的存在而造成假象或影響診斷,同時由于鋇劑陰影的存在,而影響其他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