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性氣胸檢查
1.X線表現
胸片是診斷氣胸最可靠的方法,可顯示肺萎陷的程度、肺部情況、有無胸膜粘連、胸腔積液及縱隔移位等。胸像上顯示無肺紋理的均勻透亮區的胸膜腔積氣帶,其內側為與胸壁平行的弧形線狀肺邊緣。少量氣體往往局限于胸腔上部,常被骨骼掩蓋,此時囑病人深呼氣,使萎陷的肺更為縮小,密度增高,與外帶積氣透光區形成更鮮明的對比,從而顯示氣胸帶。大量氣胸時,患側肺被壓縮,聚集在肺門區呈球形陰影。有些病人在X線胸片上可以見到肺尖部肺大皰;在血氣胸存在時,可見液氣平面;當胸內存在粘連帶時,萎陷的肺失去均勻向肺門壓縮的狀態,在X線胸像上顯示出不規則狀壓縮或肺壓縮邊緣呈分葉狀;患側膈肌明顯下移,氣管、心臟向健側移位;合并縱隔氣腫時,可見縱隔和皮下積氣影。
根據X線胸像,大致可計算氣胸后肺臟受壓縮的程度,這對臨床處理氣胸有一定指導意義。Kircher提出簡便計算法:
根據上述公式可以推算,當積氣帶寬度相當于患側胸廓寬度1/4時,肺被壓縮大約35%;當胸內積氣帶寬度相當于患側胸廓寬度的1/3時,肺被壓縮50%;當胸內積氣帶寬度相當于患側胸廓寬度的1/2時,肺被壓縮65%。根據氣胸量的多少可把氣胸分為3類:小量氣胸(<20%)、中量氣胸(20%~40%)、大量氣胸(>40%)。
在臨床上,氣胸有時不易識別。例如,急癥或外傷病人在仰臥或半臥位時用便攜式放射照相機所攝的胸片可能使氣胸征象模糊不清,尤其在肺尖或肺野外側區域積氣不會顯示出氣胸征象;由于胸膜疾病、胸部外傷或既往手術引起的多處胸膜粘連可表現為局限性氣胸,容易與肺大皰或大泡性肺氣腫相混淆。
2.胸部CT掃描
能清晰顯示胸腔積氣的范圍和積氣量、肺被壓縮的程度,在有些病人可以見到肺尖部肺大皰的存在,同時胸部CT還能顯示胸腔積液的多少。尤其是對含極少量氣體的氣胸和主要位于前中胸膜腔的局限性氣胸,在X線胸像上容易漏診,而CT則無影像重疊的弱點,能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