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氣分析 PaO2下降,PaCO2增大。
2.白細胞計數 正常或升高,血沉加快,血清乳酸脫氫酶和肌磷酸激酶升高。
1.X線胸片 阻塞區肺紋理減少,局部透亮度增加。也可見及斑片浸潤影、肺不張、膈肌上抬、胸腔積液,以胸膜為基底凸向肺門的駝峰狀致密影。急性肺心病型還可見右心增大;慢性栓塞性肺動脈高壓型則可見右下肺動脈增寬及殘根征。
2.心電圖 輕癥者無異常;重癥者可呈現類似于急性肺心病樣SⅠQⅢ TⅢ征、肺性P波、右束支傳導阻滯等。
3.肺動脈造影 它是肺栓塞診斷的“金標準”,可以準確地了解栓塞的部位與范圍,但它對老年人有一定的危險性。僅在其他手段難以明確診斷時,權衡利弊后才采用。
4.肺核素掃描 用放射性核素標記的人血清白蛋白灌注肺掃描,栓塞區放射性稀少或缺如,但必須排除其他肺部病變所致。核素灌注肺掃描結合核素氣溶膠肺通氣掃描,可以明顯提高診斷的陽性率與準確率。
5.D-二聚體檢測 D-二聚體是體內纖維蛋白降解良好的標記物,對肺栓塞有高度敏感性(95%~98%),但特異性較差(30%~40%)。D-二聚體檢測陰性作為肺栓塞的排除診斷有較大價值。
6.螺旋CT與MRI 對于肺栓塞的診斷也有一定的價值。
7.下肢靜脈造影 是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金標準”,但可能引起栓子脫落,目前已少用。
8.下肢多普勒血管檢查 核素靜脈造影、容積阻抗圖、實時(B型)超聲波檢查,都是診斷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形成的常用方法,均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