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腎炎檢查
一、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急性放射性腎炎 可見貧血、蛋白尿(多數<2g/d,但偶可高至4~5g/d);可有管型尿和鏡下血尿,并有進行性氮質血癥。一般尿內無紅細胞管型。
(2)慢性放射性腎炎 常見有單純性蛋白尿、失鹽性低滲尿、貧血;當病者表現為慢性腎炎時,出現輕至中度蛋白尿,尿沉渣有少量紅、白細胞,偶見顆粒管型。濃縮功能差(多尿),可有低血鈉、低血鉀和酸中毒。腎功能損害惡化可有尿素氮、肌酐增高。
2、腎活檢:
(1)急性放射性腎炎
腎小球和小管變性、間質水腫和出血。如急性腎炎型,腎臟大小正常,腎小球基底膜增厚、斷裂、玻璃樣變,血管內皮細胞變性、內膜腫脹,大劑量照射后腎動脈及小動脈壁纖維素樣壞死,血栓形成;甚至有些病例可見新月體形成。免疫熒光檢查無免疫球蛋白、補體或纖維蛋白原沉積,受累組織與正常組織易于區分。
(2)慢性放射性腎炎
在慢性放射性腎炎,腎臟可見嚴重血管硬化,腎小球縮小并有系膜硬化,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伴有輕度炎癥反應,包囊明顯纖維化,有時可見惡性高血壓的壞死性血管病變。由于動脈壁的廣泛壞死及血栓形成,引發腎小球硬化和腎小管變性壞死,最終導致腎萎縮。如僅單側腎接受放射線照射,則可出現單側腎臟同樣的病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