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查
1.尿細菌學檢查 尿液檢查88%以上的病人出現膿尿和蛋白尿;尿培養陽性率為74%~86%,多數為大腸埃希桿菌和變形桿菌,偶見耐青霉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晨尿離心,沉渣涂片可找泡沫細胞,若在一張切片上有5個以上的泡沫細胞,則可診斷本病,其陽性率達82.6%。
2.血液檢查 常見白細胞增加和血沉加快;貧血多見,占65%~78%。
3.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本病的X線改變很不一致,各種各樣的局灶或彌漫性損傷均可見,且取決于有無梗阻、結石和其他異常的存在。80%的患者IVP可發現帶有結石的病腎不顯影,腎盞變形也常見,尤其病腎為彌漫性者。局灶性損傷者表現為囊性或腫塊內空洞,其中充盈缺損。
腎血管造影檢查,可見大多數黃色肉芽腫樣腎病變區域的血管減少或缺如。可見腎內小動脈而無周圍血管分支,常無病理性血管,偶爾也有些病例顯示血管增多。
(2)CT檢查:因單靠腎血管造影不能確切地區分是XGPN、無血管性孤立腫塊或是壞死性無血管的腺癌。而CT掃描檢查可清楚顯示腎內多個結節狀或較大腫塊樣低密度病灶,并可見腎盂或集合管系統的結石和鈣化灶。局限型XGPN尚有以下征象:
①腎一極增大變形,其中有囊狀密度區,CT值范圍-15~ 30Hu,此取決于脂質的量,但不呈真正的脂肪密度。注射造影劑后示明顯的病灶周邊增強,系為多血管的肉芽組織圍繞所致。含脂質的黃色瘤病灶內不增強。
②局限性腎腫塊,突出腎輪廓之外,等密度或略高密度,酷似腎癌,但增強后強化不明顯。由于周圍腎實質明顯強化,病灶境界變得很清楚,相對的呈現低密度,此不同于腎癌。
③局限性的病變形態多為類圓形,此反映病變緩慢生長的特點。
④易侵犯腎周間隙和腰大肌,CT顯示腎筋膜增厚,病灶與腰大肌粘連。
4. 腎組織病理學檢查
(1)肉眼觀察:可見病腎腫大,腎包膜及腎周圍組織增厚和粘連,病變可呈現為局限于腎臟一級的單個腫瘤樣病變,也可呈彌漫多發性病變。切面觀,腎盂腎盞擴張,含有膿樣液體和(或)結石(常為鹿角形)。腎實質,尤其是擴張的腎盂周圍組織被橙黃色、柔軟的炎癥組織所代替,周圍常有多個小膿腫包繞。
(2)顯微鏡下可見腎組織結構破壞,其橙黃色病變組織是由炎癥性大泡沫巨噬細胞、含顆粒狀胞質的小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等所構成,腎盂黏膜周圍可見大量中性粒細胞和壞死碎屑,偶可見異物巨細胞,泡沫細胞的胞質特別是小顆粒的單核細胞,其PAS染色呈強陽性。
5.磁共振(MRI)和B超也有助于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