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查
目前沒有足夠的資料提供一個為大家所接受的區別正常尿路真菌群和真菌感染的標準。
1.通常判斷尿路真菌感染的界限是:導尿作真菌定量培養≥1萬/ml菌落數,則常為真菌性尿路感染。而未經沉淀的新鮮導尿標本鏡檢,10個視野平均有真菌1~3個/HP者,則相當于菌落數≥1萬/ml,就有診斷意義,其正確性為80%;真菌在室溫時分裂繁殖很慢,其分裂期通常在5h以上,故受檢尿液可放置時間較長而不會增加真菌數目。
2.Schonebeck認為,在男性的清潔中段尿標本或女性的導尿標本中,凡真菌培養陽性都意味著尿路真菌感染。念珠菌以酵母菌和真菌絲兩種形式存在于尿中,有人認為真菌絲的存在意味著入侵,但仍有爭議。血清抗念珠菌抗體(血清沉淀素、凝集素等)的測定有助于診斷,腎念珠菌感染的患者血清沉淀素的陽性率為83%,但有約10%的假陽性。
3.真菌尿路感染,可由血源播放,亦可由上行感染。如果感染僅局限于泌尿系統,則多為上行性,故真菌性陰道炎,腸道真菌感染者,均易伴有尿路真菌感染。
4.膀胱鏡、經皮膚尿道活組織取材有助于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