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貧血鑒別
1.慢性溶血的鑒別診斷
(1)急性黃疸型肝炎:
肝大、肝痛及消化道癥狀較顯著,血清轉氨酶升高,血清直接與間接膽紅素均增高,尿中膽紅素陽性,而無貧血,也無網織紅細胞增高及血紅蛋白尿。
(2)肌紅蛋白尿:
多由外傷致大量肌損傷引起,尿呈紅色,但血漿顏色不變,分光光度計或電泳法檢測可加以區別。
(3)急性失血:
主要是大量內出血時需要鑒別。常見于胃腸道、宮外孕出血。患者紅細胞數及血紅蛋白下降明顯,而黃疸比較輕,也無血紅蛋白尿,血容量減少及內出血的局部癥狀明顯。
2.慢性溶血的鑒別診斷
(1)先天性膽紅素代謝缺陷疾病:
此類疾病無貧血、無紅細胞破壞增加和代償增生的表現。如Dubin-Johnson綜合征和Gilhert綜合征。
(2)缺鐵性貧血或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治療有效的初期
網織紅細胞可增高,病史及療效可分析。
3.容易與溶血病相混的情況有
(1)缺鐵性貧血等營養性貧血有效治療的初期
要隨診觀察,加以鑒別。
(2)骨髓無效造血
網織紅細胞不高,紅細胞壽命不短。
(3)組織或體腔內出血
膽紅素(間接)也可升高,出血停止后自然恢復。
(4)膽紅素高,無貧血
在Gilbert綜合征或其他膽紅素代謝異常可見,網織紅細胞不高,51Cr紅細胞壽命測定正常。
(5)骨髓轉移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