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性腎小球腎炎鑒別診斷
一、鑒別
1.與單純性血尿相鑒別的疾病
(1)腎小球疾病:如血尿伴腹痛、便血、關(guān)節(jié)痛及皮膚紫癜,應考慮過敏性紫癜性腎炎;如血尿伴血小板減少或紅細胞、血小板減少,如為中青年女性,除考慮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外,應警惕SLE、LN的可能性,作相應的免疫檢查(如ANA、抗dsD-NA、抗SM抗體等)及腎活檢。如腎組織免疫熒光為“滿堂亮”,則提示LN。如單純血尿,腎活檢免疫熒光檢查發(fā)現(xiàn)主要是IgA沉積于腎小球系膜區(qū),提示IgA腎病。如腎活檢光鏡檢查正常或基本正常,電鏡下腎小球基底膜彌漫性變薄,則提示薄基底膜腎病;如無癥狀性血尿病人為中、老年人,應常規(guī)鑒別泌尿系腫瘤,尤其是泌尿系腫瘤。可做晨尿病理細胞學檢查以及B超、CT或膀胱鏡檢查。如病人系幼兒應注意排除特發(fā)性高鈣尿癥,如高度懷疑特發(fā)性高鈣尿癥時,可作鈣負荷試驗。對育齡婦女,應詢問有無服用雌激素避孕史,還應警惕腰痛血尿綜合征。
(2)泌尿系統(tǒng)感染:血尿伴尿頻、尿急、尿不盡或夜尿增多,應注意尿路感染。如血尿伴發(fā)熱腰痛多為腎盂腎炎。尿常規(guī)見白細胞>5/HP、查見膿細胞,如伴夜尿增多,應考慮是否有慢性腎盂腎炎,如血尿伴恥骨上壓痛、尿痛、尿頻,多為膀胱炎;如有結(jié)核病史、腎鈣化或梗阻變性,可晨尿檢查抗酸桿菌及尿結(jié)核菌培養(yǎng)。
2.與單純性蛋白尿相鑒別的疾病
(1)如發(fā)生于發(fā)熱或劇烈運動及右心衰竭后,應多次反復檢查,如仍系一過性,則系由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
(2)如青年久站或劇烈活動后出現(xiàn)蛋白尿(少量),尤體型瘦長者,應考慮體位性蛋白尿。
(3)如SDS-PAGE凝膠電泳以小分子蛋白(β2-MG微球蛋白、溶菌酶)為主者,而血中相應成分正常,應考慮為近端腎小管損害(β2-MG溶菌酶系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吸收)。
(4)如病人蛋白尿伴腎區(qū)疼痛,尿蛋白電泳為輕鏈蛋白,即本-周蛋白(Bence Jones蛋白)應考慮多發(fā)性骨髓瘤的可能。
(5)如尿蛋白電泳為中等大小分子,以白蛋白為主(選擇性尿蛋白),應考慮腎小球疾病。
(6)如伴血糖升高,有糖尿病史者應考慮糖尿病腎病。
(7)其他疾病如淀粉樣變腎病,早期亦可表現(xiàn)為單純性蛋白尿。
如發(fā)現(xiàn)尿蛋白增加或腎病綜合征,以及出現(xiàn)水腫、高血壓、腎功能減退等,應及時作腎活檢以助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