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生殖道腫瘤的病因至今仍不明了。流行病學的資料研究認為與如下因素有關。
1、慢性刺激:原發性陰道鱗癌常發生于后窟窿,認為可能與子宮脫垂病人長期使用子宮托、陰道白斑或局部炎癥刺激有關。
2、盆腔放射治療:原發性陰道癌約有20%以上病人曾有盆腔放射治療史。一般認為宮頸癌放射治療后10~40年可發生陰道細胞結構不良或陰道癌。40歲以下盆腔放射治療病的婦女,陰道癌的發生率較高。
3、病毒感染:人類乳頭狀瘤,尤其是16和18型可能被認為陰道惡性腫瘤的啟動因子。
4、免疫抑制:凡先天性或后天性獲得性和人工性的免疫抑制病人,癌瘤的發生率較高。陰道癌也不例外,其發生率在免疫抑制病人較高。
5.雌激素缺乏: 陰道鱗癌好發于年邁的婦女,可能與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低下,導致了陰道粘膜上皮萎縮,為致癌因子創造了有利條件有關。
6.近來認為陰道透明細胞腺癌與內外源性雌激素有關。
7.據推測陰道內胚竇瘤可能是在生殖細胞遷移的決定期缺乏胚胎的組織導體,結果致生殖細胞錯位進入陰道上段所致。
二、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還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