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確切的病因尚未肯定,一般認為本病是由于脊椎的負載能力與其承受的負荷的平衡失調引起的。
二、發病機制
一些因素減少了脊椎的負載能力,比如:①血供的紊亂使骺板的血液供應減少,降低了骺板的生物強度;②椎間盤的過早退變。隨著年齡的增長,髓核逐漸出現退變,水分丟失,彈性減少。椎間盤的過早退變降低了它的緩沖作用,并導致椎體面產生不均勻應力。青少年期,發育尚不完全,椎體前方的受力過大使椎體成為楔形。另外,一些因素使椎體的負荷過度增大,如:體重過度增加;過多的負重性勞動;多次的輕微外傷;雙側跟腱短縮,使人在彎腰時胸腰段的骺板承受的負荷加大,引起軟骨的損害。
病變發生在椎體的第2骨化中心,即椎體上、下面的骺板。由于各種原因,骺板血液供應減少,軟骨板變薄,抗壓力降低,在過多的負荷下出現碎裂,髓核在破裂處突入椎體內,形成所謂的Schmorl結節。脊柱胸段向后彎曲,使椎體前方承受的壓力大于后方,前方骨骺的壞死影響了前半椎體高度的發育。隨著年齡的增加和機體的生長,后半椎體的高度越來越大于前半的高度,椎體成楔形,數個楔形的椎體使胸椎的后凸加大,形成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