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1.主要原因 引起兒童顱腦損傷的主要原因是墜落、撞擊,新生兒顱腦損傷主要由產傷引起。
2.分類及分型 顱腦損傷的分類及分型:
(1)分類:顱腦損傷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①原發性腦損傷:包括腦震蕩、腦挫裂傷、原發性腦干損傷、硬腦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多發血腫或混合性血腫、腦室內出血等。
②繼發性腦損傷:包括腦移位或腦疝引起的壓迫性損傷、彌散性腦腫脹和腦梗死等。
(2)分型:
①根據哥拉斯格昏迷評分分型:根據傷后神經體征表現(哥拉斯格昏迷評分)可將其分為3型:輕型(13~15分);中型(9~12分);重型(3~8分)。
②按損傷的程度分型:也可將分為4型:
A.輕型:無顱骨骨折,且意識喪失不超過30min。
B.中型:顱骨骨折、輕度腦挫裂傷,或傷后意識喪失達30min至12h。
C.重型:所有顱內血腫、腦挫裂傷、腦干損傷,意識喪失12h以上或意識障礙逐漸加重者。
D.特重型:傷后深昏迷伴去大腦強直,出現雙瞳散大、生命體征嚴重紊亂或呼吸已近停止者。
二、發病機制
兒童顱腦損傷的特點:兒童未發育成熟的顱腦結構特征對外傷的即刻效應起重要作用。嬰幼兒顱骨薄而彈性好,骨縫未閉合,在外力作用下易變形,可緩沖撞擊的能量,減輕加速性損傷。幼兒前中顱窩底相對平坦光滑,對移動腦組織的摩擦抵抗力小,可減輕減速性對沖傷。另外,小兒的蛛網膜下腔較成人小,腦組織可以活動的幅度小,因此小兒顱腦外傷導致的腦表面挫傷較少。但是,小兒顱腦結構也有加重損傷效應的一面。小兒頭皮各層之間連接疏松血管豐富,損傷后可引起廣泛頭皮下血腫且血腫不易自限,常常造成失血性休克;小兒顱骨骨折伴硬膜撕裂者,因腦搏動的沖擊而使骨折線可進行性增寬,形成兒童特有的生長性骨折,可造成骨質缺損,甚至可形成局部腦膨出;小兒腦組織血流量較成人大,腦表面血管密集,外力下顱骨變形造成血管撕裂后,出血比較兇猛;小兒血腦屏障發育不完善,組織通透性高,外傷后腦組織水腫、腫脹明顯,往往加重繼發性腦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