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蛛網膜炎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腦蛛網膜炎的常見原因如下:
1.感染
(1)顱內感染:由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感染所致的各種類型腦膜炎、腦脊髓膜炎、膿腫等均可能引起蛛網膜炎。其中,結核性腦膜炎是最常見的病因。
(2)顱外感染:中耳炎、乳突炎、鼻旁竇炎是比較常見的病因。另外,顏面感染、盆腔炎、口腔炎等也可以成為致病因素。
2.顱腦損傷或手術也是腦蛛網膜炎的重要病因。
3.某些鞘內注射的藥物,如抗生素、抗毒素、麻醉劑、造影劑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均可能成為致病因素。
4.顱內原發性病變,如腦腫瘤、脫髓鞘疾病和腦血管硬化等均可并發局部蛛網膜炎。
二、發病機制
主要病變是局限或多發的蛛網膜及軟膜的增厚和粘連,部分腦組織、腦血管、室管膜等均可并發局部蛛網膜炎。可分為三種類型:
1.斑點型 蛛網膜單純增厚、渾濁、有白色斑點或花紋。蛛網膜未與鄰近的腦組織粘連,蛛網膜下腔通暢。此型在蛛網膜炎中普遍存在。
2.粘連型 蛛網膜不但有不規則增厚,而且與鄰近軟腦膜、腦血管、腦表面和腦神經之間有條索狀或片狀粘連。粘連可廣泛可局限,使蛛網膜下腔不通暢或閉塞。
3.囊腫型 蛛網膜粘連形成囊腫,內含清亮或黃綠色囊液,有時形成間隔或逐漸增大,易壓迫腦組織和腦神經。
此三種類型的共同的組織學改變為:小圓細胞和炎性細胞浸潤,蛛網膜內皮細胞增殖,網狀層的纖維化,使蛛網膜正常結構受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