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休克 如骨折涉及骨盆其他部位,或髖臼骨折為全身多發性骨折的一部分,則可能因疼痛和大量失血導致休克。
2.感染 多數髖臼骨折伴有局部嚴重的軟組織損傷或腹部和盆腔內臟器傷,這都會增加感染機會。此外,手術時為了保持骨折片的血供,常盡量保留雖已嚴重挫傷但仍與骨折相連的軟組織蒂,一旦發生感染,這些不健康組織常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
3.神經血管損傷 髖關節后面與坐骨神經相鄰,此部骨折移位或手術復位時,神經易遭受損傷。采用Kocher-Langenbeck人路時主要可能影響坐骨神經的腓側支。采用延伸的髂股入路時也有可能發生坐骨神經的牽拉傷。術時應保持傷側膝關節屈曲至少60 °,而髖關節伸展,這有利于減少坐骨神經牽拉。發生神經癱瘓后應使用踝-足支具,有望部分或全部恢復,但需時較長。骨折涉及坐骨大切跡時,術中可能傷及坐骨神經、臀上神經和臀上血管。后者如在坐骨切跡處斷裂,可回縮至盆腔內而難以止血。術時顯露與整復骨折時應十分謹慎。
4.異位骨 Kocher-Langenbeck的發生率最高,其次是延伸的髂股入路,而髂腹股溝入路則幾乎不發生。手術應盡可能減少肌肉創傷,術前及術后幾月內可給予非甾體消炎藥,以預防異位骨化的發生和加重。
5.創傷性關節炎 髖臼骨折后雖經復位,仍可導致股骨頭和髖臼面的不完全吻合,降低股骨頭和髖臼的接觸面積,負重時局部應力增大,最終導致關節軟骨的磨損和創傷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