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腦并發癥
一)支氣管肺炎
多見于重型患者,在咳嗽及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及昏迷患者,易發生肺炎。呼吸道分泌物不能順利排出時可引起肺不張。
支氣管肺炎: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稱小葉肺炎,為小兒最常見的肺炎。根據國內16個單位的兒科統計,22504例肺炎住院病例中支氣管肺炎占93.7%,多見于嬰幼兒。肺炎多發生于冬春季節及氣候驟變時,有些華南地區反而在夏天發病較多。室內居住擁擠、通風不良、空氣污濁、致病性微生物較多,容易發生肺炎。支氣管肺炎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按病理形態的改變分為一般支氣管肺炎和間質性支氣管肺炎兩類。前者多由細菌所致,后者則以病毒為主。臨床?;\統地診斷為支氣管肺炎。根據急性起病、呼吸道癥狀及體征,一般臨床診斷不難。必要時可做X線透視、胸片檢查,或咽試子、氣管分泌物細菌培養或病毒分離。其它病原學檢查包括抗原和抗體檢測。
二)口腔感染
不注意口腔衛生及不進行口腔護理的患者可發生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潰瘍具有周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好發于唇、頰、舌緣等。病因及致病機制仍不明確。誘因可能是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其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治療主要以局部治療為主,嚴重者需全身治療。經7~10天左右潰瘍可逐漸自愈,不留瘢痕。但經長短不一的間歇期后又可復發。間歇期長者可達10~20年或更長;短者可為此起彼伏,終年不斷,病人甚為痛苦。
三)其他感染
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敗血癥和腸炎,大腸桿菌所致泌尿系統感染等。
敗血癥:敗血癥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易在人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發生。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寒戰、高熱、毒血癥癥狀、皮疹、關節痛、肝脾大、感染性休克、遷徙性病灶等。絕大多數呈急性病程,病情重,預后差。如今更進一步認為敗血癥是致病菌及其毒素和代謝產物進入血流后激活并釋放炎癥介子而引起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過程。這一過程,在臨床上可導致全身多臟器的功能紊亂和衰竭。
腸炎: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胃腸炎、小腸炎和結腸炎。臨床表現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稀水便或粘液膿血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及里急后重感覺,故亦稱感染性腹瀉。常見腸炎有如下幾類:潰瘍性結腸炎、真菌性腸炎、缺血性結腸炎、輪狀病毒性腸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偽膜性腸炎、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等。
四)褥瘡
較長時間臥床的患者,如不注意經常變換體位,易在枕骨后及腰骶椎部位發生褥瘡。
褥瘡:褥瘡(decubitus)又名壓瘡(pressure sores),系身體局部長期受壓使血液循環受阻,而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缺血而發生水皰、潰瘍或壞疽。預防的方法是避免局部長期受壓,要定時翻身,最好每2小時至3小時翻身一次。經常按摩受壓部位,必要時用汽墊或海綿墊把受壓部位墊起,特別是骶尾部。在搬動病人時動作要輕快,避免推拉病人。要經常更換床單,保持床單清潔、平整、干燥。排便后要及時清除大小便,用溫水擦洗避免局部刺激,以防誘發褥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