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水又稱流涎,多由脾胃虛弱、急性扁桃體炎、睡姿不當、長期過度疲勞、唾液分泌較多等因素引起。通常可采取按摩地倉穴、承漿穴、頰車穴的手法來輔助治療。下面就給大家演示一下。
1、地倉穴:地倉穴在面部,口角旁開0.4寸處。找準位置后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旋轉按揉5分鐘-6分鐘,可改善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流涎等病癥。
2、承漿穴:承漿穴在面部,頰唇溝的正中凹陷處。操作時可先將拇指指腹著力于承漿穴,然后進行直線推動,不可來回推。按摩承漿穴可幫助舒筋活絡、生津斂液、清熱止痛。
3、頰車穴:頰車穴在面部,下頜角前上方一橫指。按摩時可將雙手食指指腹點按左右兩側下頜角的頰車穴,并進行按揉,可減輕牙痛和顳下頜關節紊亂的癥狀。
需注意,按摩后若癥狀無明顯改善,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