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病治療
營養不良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中,其中疾病導致的營養不良是很難通過飲食調理來治療的,需要先針對性的進行疾病的治療,原發病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和消耗性疾病如結核和心、肝、腎疾病。
2、營養恢復
在胃腸道功能恢復后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平均體重來配制營養餐,選擇適合兒童消化吸收的以及營養需要的食物,盡可能的選擇高熱高蛋白食物,如乳制品,動物蛋白如蛋,魚,肉等。同時補充新鮮水果蔬菜。
3、營養支持
在電解質和其他礦物質營養不良糾正后,可根據患者的胃腸道功能給予適當的營養補充,若胃腸道功能不足時,還可通過靜脈營養類維持兒童的液體需求基礎。
4、營養糾正
營養不良嚴重缺鉀的兒童還需要先糾正患者的電解質平衡,在尿液排出正常后,可通過靜脈補鉀,維持5到6天的補鉀療程,同時還需要注意鈣,鐵,鎂,鋅等的水平,否則在給與營養液補充時反而會導致營養不良的再度惡化。
5、預后營養安排
糾正兒童以前不正確的飲食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經常運動,同時保證食物的多樣性,預防兒童再度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