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 |
腎
|
腎內科?
|
1.尿素是人體蛋白質分解的代謝產物,此外氨在肝臟尿素循環中也能合成尿素。人體內90%以上的尿素通過腎臟排泄,尿中尿素氮排出量與攝人蛋白質量、體內組織分解速度及腎功能有密切相關.在排除膳食蛋白質影響后,如測定尿素氮濃度高于正常,表示體內組織蛋白分解增強;如低于正常,表示腎功能障礙或肝實質性病變。臨床檢測尿尿素氮主要用于腎功能評價,計算清除率及營養學評價。
2.尿尿素氮增高見于:甲亢、高熱、使用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手術后嚴重感染等。
3.尿尿素氮減少見于:消耗性疾病恢復期、嚴重肝實質性病變、腎功能衰竭及蛋白質營養不良等。
|
維生素B1 |
足部
周圍神經系統
|
心血管內科?
血液科?
|
維生素B1(VitB1,VB1)測定對腳氣病有診斷意義。升高見于口服或非口服B1制劑過量時。降低見于腳氣病,Wernicke腦病(腦性腳氣病綜合征),潛在性B1缺乏狀態。
|
尿β2微球蛋白 |
腎
|
|
在臨床尿檢查中,尿β2微球蛋白對于腎病檢測意義重大。如果尿β2-微球蛋白排出增高,則說明腎小管重吸收障礙,稱為腎小管性蛋白尿,以區別于白蛋白為主的腎小球性蛋白尿。
|
糞便氣味 |
胃
腸
其他
|
消化內科?
肛腸外科?
|
糞便特殊氣味的檢查,可以幫助初步診斷消化系疾病。當胰腺疾病,腸道吸收不良,消化道大出血,結腸(直腸)癌潰爛時,糞便有腐敗亞臭味。阿米巴腸炎糞便有魚腥臭味。當脂肪及糖類消化或吸收不良時,糞便由于脂肪酸分解及糖的發酵而產生酸臭味。
|
尿葡萄糖 |
胰腺
|
|
尿糖(GLU)測定對糖尿病有診斷價值。正常人尿液中可有微量葡萄糖,尿內排出量<2.8mmol/24h用普通定性方法檢查為陰性。
|
尿酮體 |
胰腺
|
|
尿酮體(KET)檢查可了解體內酮體含量,陽性見于可出現酮血癥。
|
結腸造影 |
腸
|
|
結腸造影法能確切地判斷病變的浸潤范圍,能恰當判斷病變的治愈和緩解,減少漏診率,是診斷早期結腸癌十分靈敏方法。
|
糞便顯微鏡檢查 |
胃
腸
|
消化內科?
肛腸外科?
|
糞便顯微鏡檢查用于檢查各種有形成分,如細胞、寄生蟲、結晶、細菌、真菌。是利用顯微鏡對人體的排泄物、分泌物、脫落細胞和人體組織等進行分析判斷,可輔助診斷人體疾病。
|
尿蛋白定量 |
腎
|
腎內科?
體檢保健科?
|
正常情況下,人尿液中可排出很微量的蛋白質,用通常的常規方法如尿蛋白定性實驗不能夠檢測到,需要通過生化方法進行定量測定。尿蛋白排出量過多表明腎臟功能有問題,可參考尿常規檢查部分。進行24小時尿蛋白定量分析,對腎臟疾病的治療和療效觀察具有一定意義。
|
抗利尿激素 |
顱腦
|
腎內科?
|
抗利尿激素測定對尿液濃縮和稀釋相關疾病的診斷有輔助作用。升高見于細胞外液滲透壓高,體液容量減少,某些腫瘤、顱腦損傷、過多注射利尿激素,應激情況等。減低 見于尿崩癥、腎病綜合征、煩躁多飲綜合征,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體液容量增加等。
|
淋巴顯像 |
淋巴
|
|
淋巴顯像可顯示淋巴系統的解剖分布,且簡便快速,安全無創。不僅可提供淋巴系統結構變化的信息,更能動態顯示淋巴回流功能,因而在鑒別淋巴水腫及療效監測上具有獨特價值。
|
腦脊液β2微球蛋白 |
顱腦
|
|
腦脊液β2微球蛋白(β2-MG)是腦脊液的一種檢查方法,對一些疾病的診斷有輔助作用。增高見于近端腎小管損害、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肝病、臟器移植后的排斥反應、艾滋病等。尿β2微球蛋白增高見于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尿毒癥、糖尿病腎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腎病變、腎盂腎炎、先天性Fanconi綜合征、Wilson病、鎘金屬中毒,以及攝入慶大霉素、硝苯地平(心痛定)、妥布霉素等藥物。減低見于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
|
ASO試驗 |
全身
|
|
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可檢測出近期被溶血性鏈球菌感染過,并用以輔助診斷風濕熱、腎小球腎炎等病患。
|
尿碘 |
甲狀腺
|
腎內科?
急診科?
老年科?
|
檢測尿碘是缺碘的一個重要又簡便的判定指標。減低見于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呆小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增高見于高碘性地方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炎以及服用碘劑(如長期服用乙胺碘呋酮等)過量者。
|
肺彌散功能 |
肺
|
呼吸內科?
心胸外科?
|
彌散功能是換氣功能中的一項測定指標,用于評價肺泡毛細血管膜進行氣體交換的效率。對于早期檢出肺、氣道病變,評估疾病的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評定藥物或其它治療方法的療效,鑒別呼吸困難的原因,診斷病變部位、評估肺功能對手術的耐受力或勞動強度耐受力及對危重病人的監護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標準碳酸氫鹽 |
血液血管
|
呼吸內科?
|
標準碳酸氫鹽(SB)是判斷代謝改變的良好指標。增高見于代謝性堿中毒,如腎上腺功能亢進,缺鉀等。減低見于代謝性酸中毒,如尿毒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嚴重腹瀉等。
|
12小時尿細胞計數 |
腎
|
腎內科?
泌尿外科?
|
12小時尿細胞計數可以了解泌尿系統病變的性質和嚴重程度,觀察療效和判斷預后的檢查。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等往往白細胞顯著增多;腎炎時往往紅細胞和管型有顯著增多。如發現白細胞遠較紅細胞顯著增多且白細胞數超過100萬時,則有助于慢性腎盂腎炎的診斷,可借此與慢性腎炎或高血壓性腎病作鑒別。
|
必需氨基酸 |
血液血管
|
內科?
中西醫結合科?
體檢保健科?
營養科?
|
必需氨基酸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滿足人體需要,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氨基酸。其檢查有助于我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身體有清晰的認識,一旦異常情況,可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
腎小球濾過分數 |
腎
|
腎內科?
|
腎小球濾過率和濾過分數是衡量腎功能的指標
|
肺內分流量 |
肺
|
呼吸內科?
心血管內科?
心胸外科?
血管外科?
|
肺內分流量(Qsp,Qs/Qt)用于了解生理分流量,協助心肺疾病的診斷和評價。增加:見于右至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肺不張與肺萎陷、肺部感染、肺泡出血、肺水腫、ARDS等。
|
乳酸(LA) |
血液血管
|
血液科?
|
乳酸(LA)是腦脊液的一種檢查方法。增高見于腦缺血、缺氧,顱腦損傷,顱高壓綜合征,驚厥,顱內出血,腦膿腫,多發性硬化癥,細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等。病毒性腦膜炎不增高。
|
尿丙酮 |
胰腺
腎
|
|
尿丙酮增高或陽性見于糖尿病,妊娠嘔吐,長期饑餓等。腎衰時,血酮體明顯升高,但尿酮可陰性。
|
T3抑制試驗 |
甲狀腺
|
內分泌科?
|
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抑制試驗方法用于對攝碘率高的病人作鑒別診斷。本試驗主要用于診斷不典型甲亢和T3型甲亢,也可做為判斷長期接受抗甲狀腺藥物治療者停藥后是否易于復發的指標。
|
FLA-ABS試驗 |
血液血管
|
皮膚科?
皮膚性病?
|
對于畏寒、發熱等此外尚可發生神經炎、關節炎、淋巴結炎、鼻炎、虹膜睫狀體炎、睪丸附睪炎、脛骨骨膜炎、腎炎以及肝脾腫大等多種組織器官癥狀的人群有重要作用。
|
腦脊液乳酸 |
血液血管
|
血液科?
|
乳酸(LA)是腦脊液的一種檢查方法。增高見于腦缺血、缺氧,顱腦損傷,顱高壓綜合征,驚厥,顱內出血,腦膿腫,多發性硬化癥,細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等。病毒性腦膜炎不增高。
|
12小時尿沉渣計數 |
腎
|
腎內科?
泌尿外科?
|
12小時尿沉渣計數可用以了解腎臟損害及尿路疾患的程度和病情的演變情況。異常結果為尿中細胞和管型可不同程度地增高,紅細胞可達1500萬-4000萬個,管型可達5萬-1000萬個,白細胞可達200萬-5000萬個。紅細胞或管型增加明顯,多見于腎炎。腎盂腎炎及其他尿路感染以白細胞增多為主。
|
普魯卡因皮試 |
其他
|
血液科?
|
普魯卡因注射前需進行皮內試驗防止注射時出現過敏反應。陽性:注射后15-30min內局部皮膚出現紅暈(硬肝大于1cm);臺皮膚出現皮疹、發癢、皮炎、結合膜炎、口腔炎、喉頭水腫、惡心、頭暈、心悸甚至血壓下降,嚴重時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大汗、昏迷、發紺、呼吸困難,乃至驚厥死亡。
|
尿谷草轉氨酶 |
腎
|
腎內科?
體檢保健科?
|
用于肝炎、胰石癥、腎小球腎炎、腎腫瘤的診斷
|
可的松水試驗 |
顱腦
腎上腺
|
腎內科?
婦產科?
男科?
|
可的松水試驗對排尿障礙有診斷意義。在垂體前葉功能減退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時,由于發生水利尿障礙,因此在2小時內甚至5小時內都不能把所飲的水量排光。此時,可的松水試驗,則尿量大增,每分鐘最高排尿量可恢復或接近正常。
|
肺上皮細胞通透性 |
肺
|
呼吸內科?
心胸外科?
|
肺上皮細胞通透性(LEP)測定用于了解肺泡上皮細胞和毛細血管內皮的通透能力。適應于肺毛細血管膜功能的研究。肺泡上皮受損時,清除曲線呈雙相指數曲線,清除時間加速。
|
氣體分布 |
肺
|
呼吸內科?
|
氣體分布測定主要用于了解通氣分布情況。氣體分布異常可在無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氣障礙時出現,故是較敏感的通氣功能測量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