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
1、病史
神經痛是神經系統的常見癥狀。詢問病史時應注意:1神經痛的發生速度。2神經痛的部位和性質,是沿某一神經痛,還是局限于某一部位的疼痛。疼痛的部位是否固定。神經痛的性質,可為脹痛、跳痛、鉆痛、裂開樣痛、刀割樣痛、串痛還是隱痛。3神經痛發生的時間、持續時間。4神經痛有無規律性,是持續性、波動性,還是周期性,須注意與時間、體位如活動、行走、勞累、感染、用力、噴嚏、咳嗽、排便等天氣等有無關系。5神經痛的程度,神經痛程度受病變部位、損害程度及個體反應等因素所影響。一般神經疼痛的嚴重程度與病變部位、損害程度成正比,但是對于個別敏感的患者或極不敏感的患者可能不能準確反應疾病的嚴重程度。應注意疼痛是否影響活動、工作和睡眠。6神經痛誘發加重及緩解的因素。7全身性疾病和局限性疾病,如感染、腫瘤、外傷、血管病、脊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病變、風濕、類風濕等,以及眼、耳、副鼻竇、牙齒、胃腸、四肢及精神因素等。8神經痛的伴隨癥狀,有無肌肉萎縮、無力、感覺異常、生理反射、病理反射、姿勢異常及惡心、嘔吐、視物不清、閃光、復視、耳鳴、失語、癱瘓、暈厥等。9既往是否治療,哪些藥物有效、哪些藥物藥無效等。
2、體格檢查
神經痛是神經科的常見病,是主觀敘述,應根據患者提示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多能從體格檢查明確診斷和鑒別診斷。應根據病史有目的地進行合理的檢查,如周圍神經疼痛頭面疼痛應注意如眼底檢查,頭面耳、鼻竇、口腔檢查及有無神經系統定位體征等檢查。脊神經的疼痛應注意局部肌肉有無萎縮、無力、肌張力、不自主運動和共濟運動、步態,深、淺感覺和復合感覺及局部有無感覺障礙等。各種反射如深、淺反射、病理反射、腦膜刺激征,及疼痛部位特殊的減痛姿勢等。對中樞性疼痛應注意如眼底檢查,頭面檢查和神經系統定位體征等檢查。
3、輔助檢查
1)、周圍神經疼痛
?、兕^面部神經疼痛:副鼻竇平片、腦CT或MRI、腰穿檢查。
?、偌股窠浱弁矗杭棺灯狡?、脊椎CT或MRI、腰穿檢查、脊髓造影、肌電圖檢查等。
2)、中樞性疼痛 一般選用腦CT或MRI、腦電圖等檢查。
應與下面的癥狀相鑒別診斷:
1.枕大神經痛是指枕大神經分布范圍內(后枕部)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也可在持續痛基礎上陣發性加劇。臨床表現為一側或兩側后枕部或兼含項部的針刺樣、刀割樣或燒灼樣疼痛,痛時病人不敢轉頭,頭頸部有時處于伸直狀態。查體可見大神經出口處有壓痛、枕大神經分布區(C2-3)即耳頂線以下至發際處痛覺過敏或減退。
2.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是感染急性帶狀皰疹后,出現的一種神經病理性疼痛綜合征。多數帶狀皰疹病人經過治療可以恢復,但有部分病人在皰疹愈合后受損皮膚區域出現疼痛,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稱之為帶狀皰疹后神經痛。
3.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病變,沿坐骨神經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側和足外側發生的疼痛癥狀群。坐骨神經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經干。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域內(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和腳的外側面)的疼痛。
4.肋間神經痛是指一個或幾個肋間部位發生的經常性疼痛,并有發作性加劇。原發性肋間神經痛極少見,繼發性者多與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機械損傷及異物壓迫等有關。其疼痛性質多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間神經分布。肋間神經痛發病時,可見疼痛由后向前,沿相應的肋間隙放射呈半環形;疼痛呈刺痛或燒灼樣痛。咳嗽、深呼吸或打噴嚏時疼痛加重。疼痛多發于一側的一支神經。
5.舌咽神經痛或其他內臟病引起的暈厥:此型暈厥少見。舌咽神經痛、膽絞痛、腎絞病、支氣管或消化道內鏡檢查時發生短暫暈厥。與劇烈疼痛及內臟感受器的過度反射性反應有關。
二、分類
有些人,當洗臉、刷牙或進食進,會突然感覺一側顏面部的劇烈性閃痛,持續約幾秒鐘,難以忍受。有些人在吞咽、說話、轉頸時,誘發一側或雙側頸痛,持續數日或數周后緩解,疼痛還可由咽部向后放射。上面兩種情況都是由于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也叫做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都包括在神經痛范圍內。
神經痛是常見的神經癥狀之一,它是周圍神經病變引起并放射至該神經支配范圍內的疼痛、病變部位可在神經根、神經叢或神經干。有的神經痛,可隨咳嗽、打噴嚏和用力時激發或加重疼痛,甚至可因持續某一姿勢或體位而加重疼痛,有時由于脊柱結構病變(如椎間盤突出)引起根性神經痛后,使脊柱活動受限,或活動時疼痛加劇。常見的神經痛為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是人體內最大的一支周圍神經。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經骨盆,并從坐骨大孔穿出,抵達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坐骨神經痛,其疼痛發作可沿臀部、股骨后側、小腿外側、足背等呈放射性疼痛,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覺障礙、下肢肌力減退、跟腱反射減低或消失,當足拇趾向體側后曲時,減少腰部與患肢活動,或點按環跳(股骨大轉子高點至尾骨連線外1/3與內2/3交界處)。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病。最常見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其他如脊柱結核、蛛網膜炎,椎內轉移癌等。另外,骶骼關節炎以及骨盆腔內腫瘤壓迫神經也可引起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就是在坐骨神經經過的部位(即腰、臀、大腿后面、小腿外側和足部)出現疼痛。坐骨神經被牽拉時疼痛加劇,因此病人的患側下肢常呈屈曲狀態,以減輕疼痛。坐骨神經痛可用B族維生素、舒筋活血的中藥,以及針灸、理療等方法治療,但是根本的辦法還是治療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發病,可采用中藥治療,
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以第2支疼痛較多見,年齡以40~50歲為多。病人出現一側顏面部驟然發作性閃痛,為時數秒到十幾秒。自述似、燒灼樣疼痛,難以忍受。常于發作時間用手搓揉痛側顏面,以期減輕疼痛。由于經常揉搓,顏面部皮膚變粗糙,有時可有眉毛脫落。發作時間有間歇,間歇時間長短不一,輕者可數日或數周發作一次,出現較長時間的間歇。疼痛可因洗臉、刷牙、進食等動作而誘發。治療一般以維生素肌注營養神經,或手術切斷神經等等。
肋間神經痛
肋間神經痛,可由肋骨骨折、胸椎轉移性癌、帶狀皰疹等引起。因帶狀皰疹引起的,可見到在此疼痛區域內的皮膚損害,有成堆的簇狀疹,皮疹間皮膚正常,嚴重時可有滲出或紅腫。因此治療肋間神經痛時,應以治其原發病灶為主,其次可針對疼痛進行治療,以減輕局部癥狀。
三、處理措施
1、積極預防
學會怎樣坐、站、正確地背東西,是預防各種神經痛的最好辦法。一些不同的理療方法可以教你怎樣正確地行動以防止疼痛發作,可以與一個有訓練的治療者商量治療方法。
2、用冰袋按摩
用冰袋按摩可以中斷信號沿神經通路傳導,被溫度信號取代,這樣就可緩解疼痛。
3、留起胡子
若是三叉神經痛的男士可以留胡子把臉擋起來以免受涼,寒冷有時誘發疼痛。
4、指壓按摩
按壓位于拇指和食指指蹼之間的大腸經合谷穴,可以減輕面部疼痛,用右手的拇指或食指去壓左手的穴位1分鐘,然后再壓右手,如果已懷孕不要用這個穴位。為減輕胸上腹部疼痛可按壓心包經間使穴,把拇指放于手腕內側中心距手腕約2指寬上肢兩骨之間,用力壓1分鐘3—5次,然后再重復按壓另一側。按壓外關穴有助減輕上半身內的疼痛,把拇指放于距腕關節2拇指寬上肢前端中部,按壓1分鐘,然后重復按壓另一側,每次壓2—3次。
5、針灸治療:
在治療神經痛時,針灸是很有效的,如果疼痛劇烈,5到10個針灸療程可能有效。
6、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萊
患者應多攝取水分,并避免咖啡、汽水、香煙等刺激物。多吃水果、蔬菜、核果、種子、谷類等有益的食物。
7、多吃燕麥
經常食用燕麥町改善神經的總體狀況。切碎的燕麥草在溫水中沖泡2分鐘并過濾后就是一種補品,一天喝1—4克,若要減輕皮膚瘙癢,用細棉布包燕麥片掛在噴頭下,用沖過燕麥片的水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