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史及癥狀: 多見于老年人,可無糖尿病史,誘發因素可為感染,靜脈注射葡萄糖,使用利尿劑、糖皮質激素等。表現為口渴多飲多尿數日或數周,逐漸出現神經、精神癥狀如煩躁、嗜睡、定向力障礙甚至昏迷。 二.體檢發現: 神志改變,如煩躁、嗜睡、定向力障礙甚至昏迷;脫水征明顯,血壓下降,病理反射陽性。] 三.輔助檢查: 高血糖>33.3mmol/L; 有效血漿滲透壓>320moSm/L;〖粗略計算有效血漿滲透壓=2(Na+K)+血糖,以mmol/L為單位〗; 尿酮體(-)或(+)-(++)。 高滲性非酮癥性糖尿病昏迷應該做哪些檢查? 高血糖>33.3mmol/L; 有效血漿滲透壓>320moSm/L(粗略計算有效血漿滲透壓=2(Na+K)+血糖,以mmol/L為單位); 尿酮體(-)或(+)-(++)。
應與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相鑒別。 糖尿病昏迷鑒別診斷表: 酮癥酸中毒低血糖昏迷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病史多發生于青少年、較多有糖尿病史,常有感染、胰島素治療中斷等病史有糖尿病史,有注射胰島素、口服降血糖藥、進食過少,體力過度等病史多發生于老年,常無糖尿病史,常有感染、嘔吐、腹瀉等病史常有肝、腎功能不全,低血容量休克、心力衰竭,飲酒,服DBI等病史起病及癥狀慢(2~4天)有厭食、惡心、嘔吐、口渴、多尿、昏睡等急以(小時計)有饑餓感、多汗、心悸、手抖等交感神經興奮表現慢(數日)有嗜睡、幻覺、震顫、抽搐等較急癥狀,有厭食、惡心、昏睡及伴發病的癥狀體征,皮膚失水、燥紅潮濕多汗失水失水呼吸深、快正常加快深、快脈搏細速速而飽滿細速細速血壓下降正常或稍高下降下降化驗尿糖陽性++++陰性或+陽性++++陰性或+尿酮+~+++陰性陰性或+陰性或+血糖顯著增高,多為16.7~33.3mmol/L顯著降低< 2.8mmol/L顯著增高,一般為 33.3mmol/L以上正常或增高血酮顯著增高正常正常或稍增高正常或稍增高血鈉降低或正常正常正常或顯著升高降低或正常PH降低正常正常或降低降低CO2結合力降低正常正常或降低降低乳酸稍升高正常正常顯著升高血漿滲透壓*正常或稍升高正常顯著升高,常>350*正常*mmol/L
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的預防極為重要,因為患者一旦發病,將對其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一般來說,預防此病需采取以下措施: 1.要及時發現和正確治療糖尿病,平時要提高對糖尿病的警惕性,經常進行自我監測。一旦發現自己患了糖尿病,就應該積極地進行治療。 2.糖尿病患者平時要注意合理地安排生活起居,適當地進行運動,不要過度勞累。特別要注意飲水。不少糖尿病患者由于尿多而怕飲水,以為尿多是飲水多造成的。這其實是一種誤解。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尿多是因為其血糖過高,其尿糖的濃度和尿滲透壓也隨之上升,使腎小管的重吸收不能正常進行,而導致尿量增多。而這一點與患者的飲水量并無直接關系。患者在尿液增多之后,其體內的水量會減少,血容量也會隨之減少。血液濃縮后,其血糖也必然相對升高。這時倘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必將出現惡性循環,從而造成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所以,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刻意地控制飲水量(尤其是有多尿癥狀者),不管有無口渴感,每天的飲水量都不宜少于2500毫升。 3.老年人患了感冒、泌尿道感染、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時必須及時治療,并避免使用某些可引起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噻嗪類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