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比較堅實的黃色橘黃色丘疹和結節性損害可初步診斷為黃瘤。重點在于區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中為高脂蛋白血癥性或非高脂蛋白血癥性黃瘤病注意有無系統性疾病,特別是心血管、胰腺、肝臟內分泌、造血系統病變,測定血脂是必不可少的。組織病理有輔助診斷價值。
實驗室檢查: 主要是查血脂,檢查項目應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電泳。
其它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
皮損皮黃到橙色的鑒別診斷:
1、扁平黃瘤 為淡黃到桔黃色略高于皮面的扁平丘疹或斑塊,自米粒到蠶豆大小,邊界清晰。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好發于眼瞼周圍,稱之為瞼黃瘤,常見于中年婦女,好發于上眼瞼內眥,單個或多個,發展緩慢,可波及兩側上下眼瞼,形成一環繞瞼周的黃色圈,十分特殊。此型黃瘤若在40歲以后始出現者常不能檢出脂質異常,而在青少年發病者常伴有高脂蛋白血癥Ⅱ型。扁平黃瘤偶見對稱泛發于瞼周、頸側、軀干和四肢,見于中老年人或是伴有各種異常蛋白血癥的患者中,稱為泛發性正常脂血癥性扁平黃瘤。扁平黃瘤可沿掌紋和手指掌面紋理呈線條狀出現,稱為掌紋黃瘤,常伴高脂蛋白血癥Ⅲ型。
2、結節性黃瘤 為黃豆到核桃、甚至雞蛋大小的丘疹或結節,初柔軟、淡黃到桔黃色,以后因纖維化而變堅實、呈棕紅色。緩慢增大并融合后可呈明顯高出皮面的分葉狀斑塊,邊界清楚。好發于肘、膝、指節伸面、髖、臀等部位。常伴有高脂蛋白血癥Ⅱ、Ⅲ和Ⅳ型。結節性黃瘤可發生在肌腱、靭帶和筋膜處,又稱為腱黃瘤,多見于跟腱處,結節深在、堅實。多見于嚴重的高脂蛋白血癥Ⅱ型和繼發性高脂蛋白血癥患者中。
3、發疹性黃瘤 為多數針頭到火柴頭大的柔軟小丘疹,初呈桔黃色、圍有紅暈,后轉黃棕色。突然成批發出于軀干上部、臀部和肢體伸面,并可累及口唇和口腔粘膜。可迅速自行消退不留痕跡。患者多伴有高脂蛋白血癥Ⅰ、Ⅴ型,偶見于Ⅲ型或繼發性高脂蛋白血癥。
4、播散性黃瘤 是一種罕見的正常脂血癥性非家族性黃瘤,常見于青年男性,為多發性疹性小丘疹和結節、從桔黃、紅黃色轉紅木色,成堆而不融合、常對稱分布于頸、腋、肘窩、腹股溝、腘窩和軀干屈面,約1/3患者有粘膜損害、可累及口腔、舌鼻、咽喉甚至氣管;約1/3患者可累及視丘一垂體后葉而致尿崩癥。病程慢性但可自發緩解。
1、對伴隨有的系統性疾患經處理和控制后,常可使黃瘤逐漸消退。對播散性黃瘤和部分發疹性黃瘤,因可自行消退不必處理。
2、某些局限性損害如瞼黃瘤和腱黃瘤等,若影響到美容或功能,以局部治療為主,如33%三氯醋酸點涂、二氧化碳激光、液氮冷凍或手術切除。較大的結節性黃瘤需要治療者可行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