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診斷的主要依據為:(1)年齡;(2)單側睪丸疼痛進行性加重;(3)彩色多普勒顯示患側睪丸供 血不足。治療尚無有效方法,可使用血管擴張劑、腸溶阿斯匹林和鈣通道阻滯劑,對有劇烈疼痛且經上述治療無效者,可考慮行患側睪丸切除術。
經常感到陰囊沉重下墜,或脹滿不適,并伴有隱痛。
正常情況下,睪丸不會發生疼痛,睪丸發生疼痛,說明睪丸患了病,需要及時檢查治療。
陰囊墜脹痛:睪丸炎、附睪炎是陰囊墜脹的常見原因之一。多有過發熱,附睪、睪丸急性腫大及疼痛的急性發作,以后轉為慢性,墜痛便接踵而至,時輕時重。有時患者自己可以在陰囊里摸到一個有痛感的小硬節。
陰囊腫脹:陰囊腫脹是指陰囊皮膚及其內含物(鞘膜睪丸、附睪和精索)有病變,或腹腔內容物(腹水內臟)等下降進人陰囊,致使陰囊體積增大。
精索增粗腫脹:精索增粗腫脹是精索炎的癥狀之一。得了精索炎后,炎癥可引起精索增粗、腫脹,與周圍組織粘連時,可出現陰囊墜脹痛、下腹痛和會陰部牽引痛等。若感染嚴重,還可有發熱、頭痛等全身反應。 單純的精索為較少見,多為生殖系統其他部位感染蔓延波及所致。該病起病較急,精索增粗,局部疼痛較明顯,并可沿精索放射至腹股溝部,甚至恥骨上或下腹部。檢查其表面皮膚紅腫,精索呈紡錘形或條索狀增粗,觸痛明顯,輸精管捫及不清。膿腫形成后有波動感。
陰莖和陰囊水腫:手淫,性生活時過于粗暴、過頻,陰莖海綿體炎等均可導致陰莖處血流回流受阻,引起陰莖水腫。陰囊水腫外觀上會有腫漲,或一邊的陰囊比另一邊大,不方便,容易受傷,有時會合并腫脹疼痛感,甚至會因積水過多影響睪丸的血液循環,久而久之會造成睪丸萎縮,影響日后睪丸制造精子能力,造成不孕。
由于生理因素或性生活不當引起的陰囊墜脹,一般毋需特殊處理,適當運動,增強體質,防止過度疲勞,避免劇烈運動或長時間站立、行走,合理調節性生活,均有助于預防或緩解陰囊墜脹,癥狀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佩戴陰囊帶托。不言而喻,對于因疾病所致的陰囊墜脹,則需要找出病根,妥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