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占90%,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主要因素。 多數學者認為胰島素抵抗系為原發,但很可能【胰島素抵抗】與【分泌障礙】均存在,只是表現先后,輕重不一。分為三期:
第一期,有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血漿葡萄糖正常;其現血糖正常但血脂異常。
第二期,抵抗加重,雖有高胰島素血癥,但受體愈不敏感,仍出現餐后高血糖癥;其表現為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升高。
第三期,抵抗仍存在,但胰島素分泌降低,導致空腹高血糖癥。餐后及空腹血糖均增高于正常。
血液中的糖稱為血糖,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葡萄糖。體內各組織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大部分來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須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維持體內各器官和組織的需要。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濃度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濃度超過130毫克%稱為高血糖。如果血糖濃度超進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隨尿排出,這就是糖尿。血糖升高常見于糖尿病。高血糖癥是指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上限7.3mmol/L(130mg/dl。一、不暴飲暴食,生活有規律,吃飯要細嚼慢咽,多吃蔬菜,盡可能不在短時間內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這樣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對保護胰腺功能有幫助,特別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記住!
二、性生活有規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過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過量抗生素會誘發糖尿病。
三、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內防止糖尿病的發生:每年吃三個月的煙酰胺、Vb1、Vb6、甲基Vb12(彌可保)增強胰腺功能;在季節更替時吃半個月的Vc、Ve,劑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也可以每年分兩段時間肌注Vb12,每次兩周,一天一支。)
四、多加鍛煉身體,少熬夜。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在我國目前大約有2000-3000萬糖尿病患者。此病到目前為止是一種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如果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正確運用好現在的三類基本療法,包括飲食、運動、降糖藥物在內的綜合療法,而進行終生性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頤養天年。糖尿病患者應學會自我保健知識,積極預防各種慢性并發癥發生、發展,避免致殘、致死,從流行病學資料來看,如果控制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餐后血糖〈8.9mmol/L(160mg/dl),糖化血紅蛋白〈8%者極少發生并發癥,亦是延緩其發生、發展的有效措施。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須遵循嚴格控制高血糖,堅持治療達標的原則,才是治療糖尿病的根本保證,不能偏聽、偏信社會上的“游醫”所謂“包醫、根治糖尿病”的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