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
1.聲音嘶啞。早期發低音時無變化,發高音時則出現間歇性嘶啞聲,音色改變,發聲時易疲勞,以后逐漸加重,聲嘶由間歇性變為持續性。
2.早期于聲帶前中1/3交界緣輕度水腫,并有粘液附著,有掛絲現象。約1個月后出現不對稱淡紅色點狀水腫樣突起。病程長者,發病約3個月后局限水腫呈纖維增生,形成對稱性,表面光滑,白色突起如針尖或粟米大小結節,發音時兩側小結相貼而妨礙聲帶閉合。
中醫學
聲帶小結因表現為發聲困難或聲音嘶啞,故屬中醫“聲嘶”范疇。本病多因說話失度,過久過勞,傷氣動火,致氣血瘀滯,痰濁凝聚而成。
1.辨證依據:發音困難,聲音嘶啞,咽喉不適,局部可見聲帶小結。
2.臨床分型
(1)發音困難,聲音嘶啞,咽喉不適,時感喉部有粘痰,咳之不出,查見小結多呈水腫狀,質軟,色微紅而潤,咽喉粘膜可有輕度充血,舌苔薄膩,脈平或見滑數者為水濕凝聚型。
(2)發音困難,聲音嘶啞較甚,咽喉不適,查見小結色白質硬,苔薄,脈平或沉遲者為血淤痰結型。
聲音異常:正常人說話時聲音清亮圓潤,飽滿豐富。如果說話的聲音表現出啞、嘶、沙、毛時,常是喉部疾病和全身其它疾病的信號。聲音異常主要是指人們發出的各種聲音如語音、啼哭聲、痰鳴音和鼻息音的異常。
聲音變低:正常人從前面加壓于甲狀軟骨時,聲音變低。由于喉上神經損傷引起的致使聲音變低的現象。
聲帶老化:人的年紀變大,不僅皮膚會松弛,聲帶也會松弛萎縮且出現縫隙,整個聲音的感覺就是老老的。喉是重要的發音器官。發音的時候聲帶向中線移位,聲門閉合,氣流從肺部呼出沖擊聲帶,就發出聲音,再經過喉腔、咽腔、鼻腔及胸腔的共鳴作用,加上唇齒的協調配合,便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其中聲帶的長短、厚薄、張力及彈性等對發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老年人的喉粘膜萎縮,喉部的神經系統控制能力下降并且聲帶老化,聲帶及纖維數目減少使聲帶肌松弛彈性減低,運動能力差,因此出現音量變小、發音無力、音質下降,缺乏聲音的抑揚頓挫。
發音改變:發音改變屬于發音障礙的一種病理性癥狀,主要表現為發音的延遲與異常,發音的發展速度低于相應年齡才平,說話吐詞不清或發音錯誤。最容易發錯的音有s、z、c、sh、ch、zh、l、m、n、j、x等。上述一些相近的音相互替代,如把老師(lao shi)說成老西(lao xi),把奶奶(nai nai)說成買賣(mai mai)。把單詞起始或中間的音省略,固定性地把一些音發錯,發音變調或不連貫,輕度發音障礙者只表現為發音不準或不清晰,說話能讓人聽懂;重度發音障礙者因發音錯誤明顯,說的話讓人難以聽懂,但因為損害只是發生在語言水平上而無句法結構的錯誤,所以總讓人感覺到說出的是一個潛在的句子,這是與發育性語言障礙不同之處。
預防聲帶小結的發生,對于演唱及講話過多的職業人員,要避免長時間連續高聲演唱或大聲講話,尤其在感冒及月經期,應注意防止發聲疲勞。
多吃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蔬菜、水果。
適當參加文體鍛煉,增強體質,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對預防聲帶小結很有幫助。
一,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盡量不吃酸、辣、苦如大蒜、辣椒、生姜、韭萊等,因這些食物會刺激氣管、喉頭與聲帶;
二,冬天不喝太燙的開水,夏天不吃太涼的冷飲,劇烈運動后不馬上喝冷水;
三,嚴禁吸煙喝酒。煙酒中的有害物質對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包括聲帶的生長發育在內)是非常有害的;
四,主食及副食都應以軟質、精細食物為宜;
五,不要吃炒花生仁、爆米花、鍋巴、堅果類及油炸類硬且干燥的食物,以免對喉嚨造成機械性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