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皮膚及骨骼的典型改變可診斷,X線檢查見脛骨、腓骨、橈骨、尺骨等有增生性骨膜炎,有彌漫性骨膜增厚。
眼瞼松弛:眼瞼松弛綜合征(blepharochalasis syndrome),又稱眼瞼松解癥(dermatolysis palpebrarum)、萎縮性眼瞼下垂(ptosis atrophica),是一種少見眼瞼疾病,以青少年反復發作性眼瞼水腫為特征,有眼瞼皮膚變薄,彈性消失,皺紋增多,色澤改變,可并發淚腺脫垂、上瞼下垂和瞼裂橫徑縮短等臨床表現。1807年Beer首先對本病進行了描述,1896年Fuchs稱其為眼瞼遲緩癥。因該綜合征影響眼瞼部容貌,是患者要求治療的主要原因,對其臨床表現、發病機制的了解有助于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
眼瞼松弛和上唇增厚:以眼瞼松弛和上唇進行性增厚為特點,故稱眼瞼松弛-上唇肥厚綜合征,部分患者合并有甲狀腺腫大,又稱眼-口-甲狀腺綜合征。自幼發病,開始為眼瞼水腫,反復發作后眼瞼皮膚松弛,起皺,伴有毛細血管擴張,嚴重者可發生眼瞼下垂。從嬰幼兒開始,口唇反復腫脹,因炎癥使嘴唇纖維化而變厚成雙唇狀。到青春發育期時出現單純性甲狀腺,腫大。
眼瞼閉合不全:指上下眼瞼不能完全閉合,導致部分眼球暴露,又稱兔眼。根據眼部臨床表現,可以明確確診。
眼瞼下垂:又稱“上瞼下垂”。由于上瞼提肌功能不全或消失,或其他原因所致上瞼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使上瞼呈下垂位置。分為完全性及部分性、單眼性或雙眼性、先天性與后天性、真性與假性等不同類型。如系先天性,檢查是否:①單純性上瞼下垂(提上瞼肌功能減弱或消失);②上瞼下垂合并上直肌功能減弱;③上瞼下垂合并其他瞼部畸形,如內眥贅皮等;④上瞼下垂合并(Marcus-Gunn)下頜瞬目聯帶運動現象。如系后天性,檢查是否:①外傷性合并眼眶或顱腦損傷、或合并頸部交感神經損傷;②疾病性如重癥肌無力;③機械性如沙眼性瞼板浸潤,或眼瞼失去支撐力量,如無眼球。疑有重癥肌無力時,可作新斯的明試驗;疑有交感神經性下垂時,可作羥基苯丙胺試驗。
對癥處理,無特殊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