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檢查對玻璃體出血有較大的診斷價值,尤其在不能直接看到時,少量彌散性的出血用B型超聲波檢查可能得到陰性結果,這是因為在玻璃體內缺乏足夠的回聲界面,而A型超聲掃描對此可能顯示出低基線的回聲,玻璃體出血較致密時,無論A型或B型超聲檢查都可看到低度到中度振幅的散在回聲,當用高敏感度掃描時,出血的致密度和分布顯示的更清楚;降低敏感性的掃描可以使回聲振幅下降,多數回聲點被清除掉,因此能確定是否同時存在視網膜脫離,因此,超聲波檢查能夠確定眼球后段外傷與玻璃體出血的程度,是否合并有視網膜脫離等病變,判斷視力預后,必要時可以重復檢查。
玻璃體有血跡的鑒別診斷:
玻璃體出血引起的玻璃體后脫離,在超聲圖像診斷時應與視網膜脫離相鑒別,脫離的視網膜常呈高振幅的回聲,在改變敏感度時,視網膜回聲變化不大,脫離的視網膜??勺粉櫟礁街幓蛞暠P,在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會呈現出牽拉的形態,在單純的玻璃體后脫離,玻璃體后界面在眼球轉動時有明顯的后運動,降低機器的敏感度時回聲振幅減弱。
視網膜出血:視網膜出血是眼外傷或視網膜血管性疾病造成視力危害的一種常見并發癥,一方面,出血不僅使屈光介質混濁,妨礙光線達到視網膜,而且能對眼部組織產生嚴重破壞作用;另一方面,機體對出血的反應可使血液逐漸被清除。在不同的病例,玻璃體出血的后果有很大不同,應根據原發傷病、下班體出血量的多少,出血吸收的情況及眼部反應的表現等,適時給于恰當的臨床處理。
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指的是虹膜、睫狀體、脈絡膜的炎癥;虹膜和睫狀體的血液供給同為虹膜大環,故二者經常同時發炎,而總稱為虹膜睫狀體炎。如果脈絡膜也同時發炎,則稱為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是一種多發于青壯年的眼病,種類繁多,病因相當復雜,治療不當可導致失明,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引起世界范圍內的重視。由于其發病及復發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故其預防無從著手,治療效果也很不理想。因此,尋求合理而有效的治療藥物,已成為眼科領域里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結膜下出血:結膜下出血呈鮮紅色、平坦、境界清楚的點或片狀。出血量多時呈黑紅色。除急性結膜炎引起的出血外,不伴有炎癥體征。出血吸收時,由紅色變為橙或黃色而逐漸消失,不留痕跡。中等量出血通常在1~2周內可完全吸收。
結膜出血:是小血管破裂所致。最常見于外傷和手術后。小量出血見于急性結膜炎。自發出血者,多見于老年人。如猛用體力,劇烈咳嗽及大便干燥等;血液疾患、動脈硬化、高血壓病,糖尿病以及多種高熱傳染病也可引起。
眼出血:眼出血是常見病。眼部出血可為眼局部病變,亦可為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現,眼部出血(包括眼外、內出血),原因不外是由外傷或病理性所造成,而病理性者則往往與全身性疾病因素有關。眼出血包括眼瞼出血、結膜出血、角膜(內)出血、眼眶出血、視神經出血、前房出血、玻璃狀體出血、虹膜出血、睫狀體出血、脈絡膜出血、視網膜出血等。因出血部位和性質不同,可出現視力障礙、復視、疼痛、羞明等不同癥狀。
1 眼外傷性玻璃體出血的早期玻璃體切除術 實驗和臨床研究表明 傷后1~2周內手術較為適宜 此期切除眼的血塊和炎性產物 能避免血液對創傷修復過程的過度刺激 減少眼內纖維組織增生和牽拉性視網膜脫離發生的機會 視力恢復的可能性較大。
2 術中或術后出血的處理 有報告說明在灌注液中加入凝血酶能降低出血的發生率 6-氨基已酸對預防術后出血有一定作用 少量術后玻璃體出血可不作特殊處理 一般能很快吸收;較多時 可采用灌吸法或氣液交換將血塊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