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癥的主要發病機理是由于產后臟腑損傷,功能失調,惡露當下不下,反而上沖入心、入肺、入胃所致。 《張氏醫通》云:“敗血上沖有三,或歌舞談笑,或怒罵坐臥,甚者逾墻上屋,口咬拳打,山腔野調,號佛名神,此敗血沖心。若飽悶嘔惡,腹滿脹痛者,曰沖胃。若面赤嘔逆欲死,曰沖肺。”三沖癥的治療以活血化瘀為其大法。
產臨床表現為產后心中煩躁,坐臥不安,神志錯亂,心神不寧,語言顛倒無論次,神志恍惚,如見鬼神,甚或不語,甚至歌舞談笑,怒罵不休,逾墻上屋,口咬拳打,山腔野調,舌紅苔薄白,脈象弦細。治宜活血化瘀、養血安神。方用加味失笑散主之。
心主血脈而藏神。因為產后耗傷血脈,心氣大虛,此時若敗血不下,敗血上沖于心,擾亂心神,而誘發敗血沖心之癥。現代醫學認為,此癥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有精神病史,社會經歷不順利因素,婚姻家庭有矛盾,個性孤僻,焦慮或難產等。分娩后機體內分泌系統功能急劇變化,產后雌激素含量迅速下降,胎盤類固醇減少,產后皮質酮消失,尿中去甲腎上腺素減少,分娩后惡露澀少、疲勞、子宮復舊不良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