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恐怖癥主要表現為患兒強烈地全神貫注于或沉湎于對可怕刺激或情境的恐怖中,常見的如對動物、死亡、昆蟲、黑暗、尖銳的聲音等產生過分的、持續的情緒反應。這種恐懼劇烈、不合常規,可影響兒童的適應行為,并伴有呼吸急促、胸悶、心慌、出汗等自主神經系統癥狀和回避行為。
需與以下癥狀相互鑒別:
恐懼,是一種人類及生物心理活動狀態;通常稱為情緒的一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恐懼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其本質表現是生物體生理組織劇烈收縮(正常情況下是收縮伸展成對交替運行);組織密度急劇增大;能量急劇釋放。
麻風恐怖是疾病恐怖的一種臨床診斷。麻風恐怖是以對麻風疾病懷有強烈恐懼為特征的一種神經官能癥,病因未明。
(一)心理治療
在支持和認知療法的基礎上,加以行為療法,能取得較好效果。行為療法可采用系統脫敏法、陽性強化法、沖擊療法等。
(二)放松或生物反饋治療
訓練主動全身放松或采用生物反饋治療儀進行全身放松治療,可取得一定效果。此外音樂及游戲對幼小兒童恐怖癥治療效果也較好。
(三)藥物治療
對癥狀較為嚴重的患兒投予小劑量藥物,如丙咪嗪、氯米帕明、多塞平等。根據病情適當調整劑量。另外亦可用抗焦慮藥物如地西泮、阿普唑侖等。